清明之际,许多游子纷纷踏上回乡祭祖的行程,海峡两岸共祭黄帝、尧、舜等中华民族先祖的公祭活动也陆续展开。通过对一个家族、民族共同祖先的确认和追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情感被紧密地联接在一起。两千多年来不曾间断的清明祭祖活动对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代,官方和民间每年都会祭拜尧帝,祭拜尧母的活动也受到官方重视。尧母庆都独自养育尧帝十几年并将他培养成一代贤君。尧帝以孝治天下而得天下大治的传说更是后代帝王的施政范本。后来汉高祖以孝治天下,开启了“汉家旧典,尊崇母氏”(《后汉书·梁统列传》)的传统。 “孝”隐含了中国社会的两个重要行为准则:“顺”与“敬”。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曰:“无违。”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的关键是“顺从”与“恭敬”。“敬”是思想准则,“顺”是行为准则。当然,尧母与尧帝的传说也被赋予浓厚的政治意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拜谒、重修尧母陵的帝王不下数十位。帝王们拜谒尧母陵是为臣民确立行为规范和思想规范,也有以圣君、明君自诩的意味。 不过,正如《韩诗外传》所说“贤母使子贤也”。想象一下,暴戾恣睢的父母如何能让孩子对自己“敬”而“顺”?即使外表顺从,内心的敬意也无从谈起。母贤在先,子孝在后,没有贤德的母亲,难有孝敬的子女。庆都与尧帝是贤母与孝子的最早组合。尧帝侍母至孝,从孝道出发,将“敬”与“顺”的观念融入政治制度。他制定历法,不违农时;选贤举能,因才施用。从社会伦理引申出政治观念,政治观念反过来又影响了古人改造自然的生态观,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同样充满“敬”与“顺”的意味。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其言传身教往往对孩子影响深远。母亲不仅影响孩子的个人修养,更能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对“慈母”、“贤母”的记载很多。这些沉默的母亲们勤劳、勇敢、坚毅、包容,她们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她们的光辉通过子女展现。这种母性之美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拥有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孝道”美德的集中体现,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孝道”文化传统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观、政治观、生态观、经济观、社会观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充分汲取“孝道”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将为期不远。 这篇有关于 清明谈“孝”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246.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