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冯海宁:对“高风险岗位” 要打特殊预防针

时间:2015-01-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冯海宁栏目:时事评说 点击:

  惩治和预防,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近日,国家发改委3位党组成员带队,分3批赴北京监狱、燕城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机关和直属、联系单位高风险岗位的200多名司处级领导干部参加,部分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让参观人员受到极大震撼。(8月7日《京华时报》)

  如果说参观监狱一点效果没有,显然不符合事实。比如,发改委一官员参观监狱碰到现身说法的老同学(曾是某部委官员),表示“在这次活动中见到他,真的很震撼,也很受教育”——这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表达。但如果认为参观监狱的警示教育效果很好,恐怕不能让人信服,例如,天天与贪官见面的狱警也有搞腐败的。

  毫无疑问,发改委组织200多名“高风险岗位”官员参观监狱,初衷是好的。但是,对于高风险官员,仅靠一(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般的教育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打“特殊预防针”。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各地已经存在多年的官员参观监狱惯例,只是预防一般腐败的一种“辅料”,对于高风险官员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

  首先是针对“高风险岗位”的特点预防腐败。就发改委而言,笔者认为其特点是权力多、权力大和权力不透明运行。预防腐败的最好办法是围绕权力“做文章”——削权、治权。尽管在中央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发改委已经取消和下放了很多审批权,但目前发改委保留的权力还是部委中较多的,仍是公认的重要实权部门。

  因此,发改委不仅需要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审批权,更需要有效监督的权力。监督权力,既需要依靠体制外监督,也需要依靠体制内监督。要想通过体制外监督预防腐败,不仅要公开“权力清单”,更要详细公开每个项目的审批过程。要发挥体制内监督作用,重点是纪检监督,比如让纪检部门对审批项目签字背书。

  其次,财产公开被誉为“阳光法案”,在很多国家被证实是预防腐败最有效的办法,不妨让发改委官员在部委中率先公开财产。冯海宁


   这篇有关于冯海宁:对“高风险岗位” 要打特殊预防针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3004.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