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所讲的“不争论”,就是强调不受消极思想和纸上谈兵习气的影响,是对原则的坚持、坚守和坚定。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是就全国范围讲的。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所讲的“不争论”,首先体现了改革的坚定性。看准了的改革,有不同意见,如果争论不休,那么时间就耽误了,机遇就错过了,胆子就变小了,改革的进程就会放缓甚至停顿。其次,体现了改革的实践性。用生动的改革实践来统一思想,用实践来检验得失成败。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改革开放事业,我们要立足于“干”字,踏实干,不争论。第三,体现了担当精神。有不同看法要下决心,必须有担当精神;要勇于担难、担险、承担后果,否则就很难“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国学大师张中行写过《故事一则》,说《九章算术》推广之初,甲乙二人争论。甲说四七等于二十八,乙说是二十七,争到县太爷那里,县太爷打了甲三十大板。甲自然不服,县太爷回答:“你既然知道四七等于二十八,为什么要与说四七等于二十七的人争论呢?该打。”后来,作家王蒙在此基础上又写了一则寓言《不争论的智慧》。两位大师都借这则故事或寓言说事,具有深意,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不争论”的精神内涵。 有的人把“不争论”理解为不讲原则、不坚持原则,这实际上是一种曲解。邓小平同志所讲的“不争论”,就是强调不受消极思想和纸上谈兵习气的影响,是对原则的坚持、坚守和坚定。 不争论是一种大智慧、大胸怀、大气魄、大担当。不争论是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所体现的是实践的彻底性,所体现的是开拓创新精神。 这篇有关于 “不争论”的勇气和智慧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248.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