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曾撰写过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在这个章程里,他提出了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144个社会问题,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个问题研究会最终虽然没有成立,但从中却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年轻时就具有重视研究问题的强烈意识。 马克思说过:“世界史本身,除了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历史一再证明,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不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大发展、大进步。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所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错综复杂。这些矛盾问题,就像一道道考题,在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必须认识到,这些矛盾问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和遇到的,既不能掩盖,也不能回避,只有正视并努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才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如果盖和拖,只会把小问题盖成大问题,把一般性矛盾拖成激化性矛盾。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起问题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勇于正视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出发,研究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彰显求真务实作风。一定程度上说,问题就是思维的动力,求真务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用科学理论所提供的立场观点方法找出蕴含其中的规律性,找到解决它们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在理论上回答好解决好问题,人们的思想才能统一,才能在认识上和意志上凝成共识。问题也是实践的阶梯,在实践中着眼问题促落实、揭露矛盾求化解、瞄准不足抓改进,各项工作才能有实质性推进。 弘扬良好学风离不开问题意识。问题的弦只有时常绷着,我们才能常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才能以清醒的头脑和如履薄冰的心态,去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样要有问题意识,盯着实际问题去学习,就不会让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一阵风”,从而能自觉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增强识别洞察事物的能力,让自己学有所获,行有所成。 心怀问题意识,是忧党之心的映照;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在恪尽兴党之责。讲问题与说好听的、唱赞美诗不同,既需要勇气和胆魄,更需要扎扎实实做大量调查研究,摸准情况、找准症结,并勇于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真正的共产党人,要为党的事业毫无保留地恪尽职守,就一定要有这种担当精神。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常怀忧党之心,常思报国之道,常想解困之策,常尽强军之责,让问题意识真正成为烙在自己身上的宝贵品质和优良作风。 这篇有关于 善求解当先善求“问”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244.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