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燃亮转型社会的道德之光

时间:2015-09-0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栏目:百家杂谈 点击:

  不久前,由网民推荐、超两亿人次点击的“最美警察”评选活动落下帷幕。以身殉职的派出所长、跳下铁轨救人被轧断双腿的“90后”学警、20多万次抱送上下学儿童的民警,每一个“最美瞬间”中,都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近年来,除了“最美警察”,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等层出不穷。蔚为壮观的“最美”现象,成为道德领域的一个关键词。

  有人说,中国现实的多面性令任何简单推断都站不住脚。在道德世界,“复杂中国”体现得淋漓尽致。18个路人的冷漠与陈贤妹的善良、“范跑跑”的自我与张丽莉的利他、郭美美空虚的手袋与周江疆救人的身影,一起构成了五味杂陈的道德生态。

  这里边铺染着转型期道德困惑的底色。当经济发展风驰电掣,当物质潮流席卷而来,当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在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心灵不断经历着过山车式体验,震荡与阵痛由此而生。从三鹿奶粉到扶老难题,屡屡触动道德痛点,引起全社会深刻反思。

  历史上,转型期的社会巨变,曾让先贤发出了“礼崩乐坏”的浩叹,也让作家顿生“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感慨,在今天“最美”与“最牛”交织而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时代最为深切的道德之问。一个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如何划出一道向上的价值线?一个数千年礼相传、厚德载物的民族,如何在现代化潮流的激荡中守望精神家园?一个努力为幸福生活打拼的人,如何给心灵一个栖居的角落?

  正是在不无迷惘的道德求索中,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答案。白方礼老人以风烛残年奋力“蹬”出了许多贫苦孩子的未来,诉说着“陌生人社会”的古道热肠;“油条哥”倒掉复炸油炸出“良心油条”吸引顾客,摆脱了“理性经济人”的逐利误区;“信义兄弟”生死托付接力还薪,激扬起市场经济所呼唤的诚信力量。他们破解着一些人以为无解的道德难题,燃亮了转型社会的道德之光,化为道德图景中最为醒目的主色调。

  面对“最美”现象,也有人疑惑:没有豪言壮语,也罕有惊天壮举,朴实无华的“小人物”为何却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这是因为,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求真、向善、尚美是人类的本性。这更是因为,“最美”反映的是普通人的行为选择,展现的是普通人的责任担当,回答了“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听从“不忍人之心”的召唤,遵从“心中道德律”的指令,人们内心向往的道德正能量,出现在荆江之畔搭救溺者的人链中,出现在北京暴雨之夜守望相助的人群中,也出现在开门迎接快递小哥的一声问候中,出现在公交车里为老人孕妇让出的每一个座位上。“最美”的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全世界的黑暗,都挡不住一根蜡烛的光明”,千百年来,正是在如此坚定的信念指引下,人类不断延续向上成长。面对时有阴霾侵袭的道德世界,我们更加需要像“最美”者一样,用自己的光热去温暖他人,照亮通往美好未来的前行之路。


   这篇有关于 燃亮转型社会的道德之光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407.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 谦卑是一种境界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 拾金有偿不昧伤害道德吗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 谈志气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 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 怀才的“遇”与“不遇”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 腐败的原因新论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 多交益友 一生少忧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 饭局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 格律,兼画龙之巧,不兼点睛之妙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