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2012年12月21日,被一些人借“玛雅预言”传播成所谓“世界末日”。随着人们在这一天一切如常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界末日说”已变成大众笑谈,相关商业炒作也只得悄然停歇。这一天,世界各地大多艳阳高照、风平浪静,往日多见的事故灾难报道寥寥无几,倒是美国《科学》杂志揭晓的今年十大科学进展让人们看到了不少科学带来的利好消息。但专家告诫我们,对这场历时数年的“世界末日”闹剧的思考不该停止,应把“世界末日说”变成社会文明提高的新契机,变成大众科学素养提高的新契机。 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告诉我们,玛雅人其实从未预言世界末日。美国航天局专家莫里森表示,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仅仅是一个笑话,是某些人的噱头而已,没有人会真正地关心它,2012年12月21日仅仅是最平常的一个周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说,个别商家之所以打着“世界末日”的旗号做生意,只为达到炒作的效果而已。但全世界,包括我国一些人因“世界末日说”而惊慌失措、做出蠢事甚至违法犯罪的案例提示我们:未来,还会有新的“末日”谣言,也会有各种真实的自然灾害。不断提升的科学思维和文明素养是我们战胜谣言、战胜灾难的法宝。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等专家指出,2012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迄今已有约200个版本。最终帮助人们战胜谣言的,都是科普教育和不因谣言而改变的自然规律和生活现实。加强科普教育,既要注意建立长效机制,也要注意增强针对性,特别是针对不同的谣传及时让科学发出声音。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干预。针对此次“世界末日说”影响公众情况,专家指出,“世界末日说”部分迎合了一些人感到生活中存在不快乐的感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很多人潜意识里将世界“末日”转化为“娱乐和购物狂欢”,以此排解压力、舒缓焦虑、寻找心灵依托。心理咨询专家许浩指出,对不快乐“盲目的恐惧、逃避心理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平静地适应周围的环境,理性地对待,尽我们自身的努力做自己能做的”。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也通过推出其国内首部心理能量小说的方式,告诉人们如何直面未来世界里的灾难,探索心灵危机的应对之策。专家指出,我们要加强心理学知识普及,强化人们应对谣言、灾难的心理能量,建立针对生活中的突发情况组织心理干预的灵活机制。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灾难教育。“世界末日说”虽然已成为笑谈,但不少专家建议借此加强灾难教育。他们说,灾难教育在我国明显不足,这与我们思维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有关,比如忌讳讲所谓不吉利的话。而日本则从幼儿园就广泛开展灾难教育和应急训练,创造了地震多发却死伤很少的纪录。夏学銮教授还希望人们思考:假如灾难来临,我们将与谁作伴?人生最珍贵的又是什么?他说:“不妨在12月21日那天,和家人、朋友借‘世界末日’反思一下人生,这对我们的未来更重要。” 有专家说,灾难如果能得到科学认识与应对,会促成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出现异乎寻常的关爱、团结、互助、理解和信任,并转化为无形的资源,成为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进一步认识人类如何发展。从漫长的发展史看,人类经历并逃脱了许多次的灭顶之灾才有了今天,人类只是自然灾难与生物物种竞争中的幸存者。作为幸存者的我们没有理由哀叹和害怕,生存环境对生命的考验不会停止。专家建议,我们可以从“世界末日说”的角度体会何为科学发展——要更加注意把人类从自我中心的意识中解救出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有更多的敬畏之心,关爱自然,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篇有关于 谣言走 科学来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389.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