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年龄较大的同志学习时常常唉声叹气:“老了,头脑不灵了,学不进去了。”有的甚至吟诗自慰:“年过五十五,身埋半截土;读书费心神,何必受辛苦?” 由此,不禁想起了明代文学家徐渭的一副对联:好(ho)读书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不好(ho)读书。 这副对联,意在劝导正值“好(ho)读书”的最佳年龄者,要珍惜青春年华,切忌“不好(hào)读书”;而一旦到了想读书、“好(hào)读书”的年龄时,往往也就“不好(ho)读书”了。 诚然,年龄较大者读起书来,确实困难较多。比如,别人读一遍两遍就能弄懂和记住的东西,他却难以做到。然而,“不好(ho)读书”,并不等于不能读书,更不等于读而徒劳。“人贵有志,学贵有恒”。这里的关键是:“不好(ho)读书”之年要把书读好,必须树立信心,下定决心,立下恒心;必须有一个“老大”苦读“乐”作舟的心态和境界。报载:在瑞士的一所大学里,有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仍在乐呵呵地读大学课程。美国密执安州有位布艾伊姆老人,年已98岁,还在热心攻读大学英语、数学和历史科目,并经考试合格,取得了文凭。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年龄大、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然痴迷于读书。1958年2月,他在成都主持召开了20多天会议。会间,他几乎每天都让工作人员到图书馆给他借书阅读。80高龄后,眼睛有疾,仍然坚持看大字书刊;始终以“乐”作舟,遨游学海。毛泽东这种在“不好(ho)读书”之年刻苦读书、快乐读书的精神,令人敬佩。 当然,读书人的这种读书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来自于读书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远大抱负,就会在“不好(ho)读书”之年,“好(hào)读”不已,学有造诣。被人们誉为“终身为学,终身育人,终身报国”的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生前曾多次畅谈自己读书治学的经验:“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里的“老大徒伤悲”,是对“少壮不努力”者的告诫。不过,我想:即便是“少壮不努力”者,到了“老大”时,也不必沉沦于“伤悲”之中,更何况,在他们少壮“不努力”或“没努力”时,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主客观原因。“老大”,未必只有“伤悲”的份儿——年高求知莫“伤悲”,“老大”苦读自有乐。 “只要肯学,永不为迟”,只要努力,定有建树。今天,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我们应该以毛泽东的晚年读书生活为借鉴,要像钱伟长教授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这篇有关于 “老大”苦读“乐”作舟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259.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