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经常进行经验交流,比如,发文件介绍某单位取得的工作成就,开现场会推广某单位成功做法,运用媒体刊载一些好的工作经验,等等。工作经验和成就确实应当及时推广,它不仅仅是人们经过艰苦探索、大胆实践取得的,而且对其他单位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有利于推进全局工作的开展。 由此笔者想到,工作中一些教训也应当及时交流,只有适时交流教训,才会有更多的人汲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才能真正使坏事变好事。 如果说工作取得经验是宝贵的,同样,教训也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是人们积极主动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教训往往是在工作中突然发生的,有的甚至是人们在往好的方向努力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果,完全不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因此,摸清其规律,对人们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同时,教训也都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有的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这就在对人们的警示和教育方面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推广经验的目的在于推动工作,交流教训也在于推动工作,二者路径不同,但殊途同归。一个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教训,其价值一点也不在成功经验之下。事过半个世纪,人们依然记得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个人的名字。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反腐倡廉问题上,如果没有这两个人作为反面教材,使人们汲取教训,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成为刘青山、张子善,毛泽东同志强调的“两个务必”就落不到实处。 古人早就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和运用教训的成语,诸如:“以一警百”“举一反三”“小惩大诫”等。这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经验之谈。史书中的《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清稗类抄》和今人编撰的《从政史鉴》等,很多内容都是介绍教训的。人们把历史的教训记录下来,就因为它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珍贵资源,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就可少犯或不犯前人的错误。如果说从历史中接受教训是一种纵向交流,那么,如今人们在工作中面对面地谈教训就是横向交流,吃他人之堑长自己之智。 有的同志不太愿意交流工作中的教训,觉得谈教训是件丢丑的事,让人觉得工作有疏漏,能力很有限,可谓“家丑外扬”;作为组织者往往也感到为难,觉得讲了哪个单位的教训会使其难堪、不快,打击其工作积极性。有这些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工作中的教训要有正确的认识,一个单位工作有失误,不等于这个单位的全部工作都不好,比如发射卫星遭遇一次失败,并不能否定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战争年代,有的指挥员一仗没打好,就立刻总结教训报告组织。个人把教训总结出来,交流出去,也是一种贡献。人们常说:“成绩不讲跑不了,教训不讲不得了。”教训之所以要常讲,就是要善于借前车之鉴,不能让大家老在一个地方跌倒。所以,谈教训有时比介绍经验更重要。 据悉,有的单位在组织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能力培训过程中,搞一些教训交流活动,所有参与者人人都谈工作中的一个或几个教训。这个做法确实不错,它不仅活泼了学习培训的形式,而且丰富了学习内容。我觉得这种活动不应该成为个案,而应当适时而广泛地搞,且做到不走过场,不避重就轻,使之更富有成效。 这篇有关于 教训也要常交流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219.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