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是新闻行业的“毒瘤”。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真假记者以“曝光”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刊发充满虚假内容的所谓“报道”,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不满。这种行为破坏新闻媒体公信力,败坏新闻行业形象,损害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必须从严打击。 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念和混乱的内部采编管理是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屡禁不止的两大原因。激浊扬清是新闻媒体的天职,新闻媒体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本应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但个别新闻媒体及其采编人员背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新闻采编活动视为个人或小集体牟利的工具,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新闻单位内部管理混乱,将经营行为与新闻采编混为一谈,甚至要求记者编辑承担“创收”任务,客观上为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打开了方便之门。 因此,要治理屡禁不止的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从根源入手,完善新闻管理的体制机制。各级新闻媒体的主管主办方必须切实承担起监督管理的责任,从记者证管理、采编流程管理、经营行为管理等各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同时,国家有关新闻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尽快完善报刊退出机制,对那些长期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管理混乱、采编质量低下的新闻媒体,实行淘汰,使其退出新闻行业。只有扎牢体制“篱笆”,才能使新闻采编活动走上健康规范的正路。 当前新闻媒体竞争激烈,网络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不少刚刚走出校门的新记者、新编辑进入新闻行业。他们朝气蓬勃,为新闻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部分也存在对相关新闻法规和宣传纪律不熟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够强,新闻业务技能不够专业等缺点。因此,新闻媒体应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切实严肃新闻采编纪律,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作风硬、业务精的新闻队伍。 这篇有关于 扎牢制度“篱笆”树立媒体形象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063.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