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旧书,缘于最初的贫穷,继而成为习惯,渐成癖好。不独是因其便宜实惠,更多是因为旧书里留存的生活印痕。宋明版本不敢奢望,便是民国版,也须咬牙——究竟离生活太远,我的购买和阅读,多自普通人家流出,书里常是凡世烟火。 有时候,旧书里会夹着一片美丽的玻璃纸,或是蝴蝶、枫叶,有时候会有一张稚拙的插图,甚至“某某某大坏蛋”这样可喜的句子,都让我开颜,只希望当初的主人如今依然童心满满。那本我一直不敢拿给孩子看的《白帆船》,讲述了一个7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富有寓意的神话,五色斑斓的幻想,严酷坚硬的现实,那么美,又那么凄迷。是孩子的父母买给他的吗?还是他自己选的?书显然看过很多遍,却无划痕,只在最后,这个禀赋异常的孩子写道:“妈妈走了,她生下我就走了。就像花,花开就是为了花落。”在深夜里,这些文字扑面而来,酸楚之余,也望他最终幸福。 喜欢读眉批,常有神来之笔。那本旧《汉书》,当初应是某位潇洒之士先读过,在张良伏击秦始皇不中处,他纵横驰骋地写道:“苏子美读到此处,大呼‘惜乎击之不中!’,乃浮一大白,我为他浮一大白而浮一大白。”字迹风神俊逸,倜傥不群。这本书的第二任读者应该是个老先生,在这个钢笔眉批上,写着毛笔小楷:“子美骗老丈人酒喝,你凑何热闹耶?”读来粲然,不禁手痒,也题写一句“何日与二君相聚,叫上子美,打麻将何如?”如果有一天,这本书再流落到外,不知下一任主人看到此处,会添上什么样的批语? 一段感悟,一个夹注,一条波浪线,甚至一滴泪痕,都是曾经活生生的烟火,快乐或悲伤,都发自可感可触的心灵。如今,他们或长大,或变老,或故去,留在生活里的痕迹,或许早已消磨,回忆的触角亦有不及。阅读旧书,就如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脚印依稀,虽非同时,却是缘分,是共同经历的一段心路历程。何况,还有彼时彼人遗留的蛛丝马迹,在寂夜的更漏里,在时间的旷野里,遥遥相伴,熨我孤独。若是看到心有戚戚的眉批,怅然处,或有题写,遗下烟火,留给后人看。 链 接: 典故“汉书下酒”由来: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有“苏子美饮酒”一节,说到名士苏舜钦“汉书下酒”的生动故事:“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这篇有关于 旧书里的烟火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84046.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