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网络阅读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时间:2014-04-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 丁国栏目:百家杂谈 点击:

  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指出,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大脑认知和记忆结构,当代人仿佛原始人一般回到了丛林之中,进行如同原始狩猎般的扫描和搜索。人们读的不再是文本,而是一个个关键词,这些新媒体上的热点词汇在脑海中不断高亮度地闪烁、跳跃。(《文史哲学者对新媒体文化且喜且忧》,《解放日报》)网络时代的阅读面临着选择的危机。网络提供了庞杂的信息,也设置了各种别有用心的“关注”和暗示。网络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被那些费尽心机策划的题目牵着鼻子走。网络阅读实质上容易奔赴一个又一个话语陷阱。总有人利用点击率、浏览量构成的“热点”大做文章、坐收渔利。因为网络时代的阅读往往不是自由的精神选择,有些是一种摆布和被摆布,甚至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控制。网络更多的是人为操纵的话语格局,理性对话比较缺乏。

  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在其著作《平静战争的无声武器》中列出了西方通过媒体操纵公众的十项战略包括分散注意力战略、制造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办法、渐进战略、延迟战略、将公众当作三岁孩童、利用情绪多于思考、使公众保持无知和平庸的状态、诱导公众因平庸而喜悦、加强自责感、比人们更了解他们自己等。西方媒体通过制造大量而持续的娱乐和无关紧要的信息,使人们远离真正的社会问题,即使面临问题,也是媒体有意制造的,公众的反应其实是媒体的一种设计,公众只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而且越来越弱智,极容易接受媒体的催眠暗示,情绪大于逻辑,无知多于理性。西方媒体诱导公众相信愚蠢、粗俗和没文化是一种时尚。那些忧心忡忡、蹙眉凝思的人时常遭到公众的讥笑。西方媒体用各种方式消解着公众理性。

  阅读既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平心静气的修养过程。网络却消解了阅读的过程性,将舒缓的精神积累和精神享受变成了一步到位的攫取和复制。陆九渊说:“大抵读书,训诂既通之后,但平心读之,不必强加揣量,或有未通晓处,作意推求。姑阙之无害。且以其明白昭晰者,日加涵泳,则自然日充日明。后日本源深厚,则向来未晓者,将亦有涣然冰释者矣。”读书可以使人从纷扰中脱身,而网络阅读实质上是对种种纷扰的围观。网络造成了语言的贫乏。网络是糟糕的语文教育。吴宓这样评价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生平未尝久在学校,而所著剧本,纵贯天人,穷极物态,至理名言,层出叠见,阴阳消长之理,推考尤真……窃谓莎氏所以不可及者,即其胸罗宇宙,包涵万象之力。”

  网络时代,抄书成为一门失传的手艺。抄书是过去时代读书人的基本功。鲁迅从15岁起就开始抄书,起初抄录《康熙字典》上的古文奇字,后来抄录《唐扣弹录》,陆羽的《茶经》和陆龟蒙的《五木经》等书。鲁迅抄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30多岁。阅读是一个漫长回味的过程,伴随一个人一生。杨万里这样描述自己读白居易诗的感受:“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少时不知,知爱今已老。”阅读是一种生活体验,一种精神依赖,一种日常惯性。作家毕飞宇说:“阅读究竟是什么呢?我的体会是陪伴。即使老婆上班去了,孩子上学去了,一个人面对着一本书,我依然觉得家里是有人的。阅读有效地保持了日常生活的生动局面。”阅读的过程也是心灵追问的过程,是捕捉语言之外的精神意蕴的过程。纪伯伦说:“我说的话有一半是没有意义的;我把它说出来,为的是也许会让你听到其他的一半。”由此而言,我们的阅读差不多也有一半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坚持阅读是为了寻求另外有意义的一半。对于阅读,不能过于吝啬,过于节俭。阅读是一条河流,要想捕捉最悸动的的波澜,就必须顺流而下。阅读是一种汇集,汇入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汇入更加生动活泼的话语,汇入更加开阔的想象空间

  网络写作始终被一种无聊感笼罩着。即使是年轻的网络作家,也总是透露出对生活不屑一顾的口吻。文学首先是一种真诚的生活态度。文学终极关心的是人的存在。文学吸收这个时代的精神营养,反过来丰富现代人的内心生活。传媒时代之所以难以容得下文学,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正视自身的贫乏和内心的不安。有批评家发现,媒体只关注文学界发生的事件,并不关注文学本身。那些滔滔不绝发表议论的人,往往并没有认真读过作品,没有进入文学的心灵世界


   这篇有关于 网络阅读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20481.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 谦卑是一种境界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 拾金有偿不昧伤害道德吗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 谈志气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 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 怀才的“遇”与“不遇”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 腐败的原因新论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 多交益友 一生少忧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 饭局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 格律,兼画龙之巧,不兼点睛之妙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