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制晚报》(2月5日)报道,2011年,全国27个省市推出了城市精神标语。这种城市精神提炼和征集的扎堆现象,前一段时间曾引起各方人士的议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城市精神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论的话题。 城市精神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专家的批评大多是针对城市精神的同质化和标语化倾向。笔者认为,最根本,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在于如何界定城市精神,而在于如何培育城市精神。 不论是城市的领导还是专家学者,在谈到培育城市精神时,都只是在精神领域做文章,诸如加强宣传教育等等,即使提出全体市民参与,也只是让市民参与提炼。 恩格斯在其《反杜林论》一文中曾说:“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作为社会意识的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换言之,一个城市有什么样的精神,取决于其有什么样的历史和现实。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城市精神的能动作用。城市精神既有继承性,也有可塑性。城市精神就实现状态而言,可分已然与应然两种。培育与塑造城市精神,是已然与应然的统一,亦即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但要实现城市精神从已然到应然的转变,发挥其引领作用,就不能只在精神领域做文章,必须从改变现实的状况做起。 比如,大多数的城市精神标语中都有“创新”一词,但一个城市是否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关键取决于能否在体制改革上有所突破,形成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培育改革创新精神,需要观念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深圳之所以成为一座闻名于世的创新之城,主要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支持创新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这种环境鼓励人们投身于创新的实践,从而使深圳人展现出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如,“开放包容”,也是城市精神标语中出现较多的词汇,但一个城市是否真正具有开放包容精神,关键是这个城市是否形成开放包容的环境,让各阶层的人都有真正的归属感。如果一个城市在政策设计上有“地方保护”的倾向,有对非户籍居民的种种限制,怎么能形成开放包容的精神? 只在精神领域打转转,只注重灌输的城市精神培育,不会有多大的成效,最终也只能是空洞、华(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而不实的口号而已。培育城市精神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广大市民能否从内心自发地接受并自觉地实践。为此,一定的宣传教育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是要从改变环境做起,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同身受。因此,城市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这篇有关于 培育城市精神,不能只在精神领域做文章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20385.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