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用大智慧治大国

时间:2014-05-14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 李锡栏目:百家杂谈 点击:

  大国怎样才能成为强国,大国如何治理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长治久安,自古以来都是治国理政的核心问题。老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大视野,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等一系列大国的治国理政的大对策、大方略。

  治大国要持重守静不折腾

  老子对怎样治理大国有一句至理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老子认为,治国理政头绪繁多,犹如烹制小鱼时不宜过多地翻动一样,治国理政首先是不折腾,否则国家就会像小鱼一般被弄得支离破碎。治国特别是治大国,情况更为复杂,如果不懂得持重守静、以简驭繁,而是乱动一气,会弄得老百姓疲于应付、无所适从,结果民心涣散,导致天下大乱。

  以节省为治国之策

  老子认为,治国理政有一个很重要的方略,就是以节省为根本之策。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省资源,减少浪费。《老子》第五十九章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在老子看来,治理国家没有比节省更好的了。他大力倡导治人事天要唯啬早服。所谓“啬”,就是少费、节省,在使用资源上要力求节约、反对浪费,倡导全社会都要勤俭节约,不浪费财物,以最少的成本办成大事和好事。特别是作为治国理政者来说,在节省的问题上要率先垂范,不能放纵自己的贪求,要惜民财,不要贪大求全、铺张浪费,更不能讲排场、搞形式主义。唯有节省,才能培蓄能量,厚植根本,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春秋末期晏婴提倡节俭廉政的思想,与老子以啬治人事天的思想是相通的。《晏子春秋秋内篇问下》记载:齐景公有一次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答道:“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老子的勤俭节省之道。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美德,更是治国之道。《韩非子·十过》指出: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常何以?曰: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唐代人李商隐纵观王朝兴亡成败之迹,无限感慨,写了一首颇有见解的《咏史》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终古苍梧哭翠华。

  古今中外的治国经验都证明,老子提出的“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治国智慧,是国家“长生久视之道”。

  以简驭繁,不扰民,诚信政府

  老子不仅提出守静持重,而且提出治理大国更要坚持以简驭繁的治国方略。

  治大国需要静定,不要人为地干扰,治国方略和有关的法令政策不可朝令夕改。《韩非子》之《解老》、《喻老》、《主道》等篇,对老子关于持重守静的治国思想进行了阐发:“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他认为治理一个大国而频繁地改变法令政策,会导致很多的利益关系发生变化,就会使民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正常的秩序大乱,民众怎么会不苦呢?老子以节省为国策,与坚持守静持重、以简驭繁治国是有内在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淮南子·主术训》对这两者的关系有一段精彩论述:“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为谋,德薄则勇者不为死。”只有做到“治人事天莫若啬”,才能做到持重守静、以简驭繁。如果铺张浪费、追求奢华,必然会不顾民财国力,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国无宁日。所以,治国特别是治大国,一定要坚持勤俭、节省、简政、廉政的方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这篇有关于用大智慧治大国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20376.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 谦卑是一种境界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 拾金有偿不昧伤害道德吗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 谈志气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 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 怀才的“遇”与“不遇”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 腐败的原因新论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 多交益友 一生少忧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 饭局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 格律,兼画龙之巧,不兼点睛之妙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