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坊间传闻作为政治献礼,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由一汽数年倾力打造的高端公务车红旗或最近于2012年4月就将重返公务车竞争"主战场";2012年2月24日工信部正式对外公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公车采购100%拟倾斜于自主品牌;3月份北京"两会"期间,李毅中纠正指出政府领导用车不在上述公车采购目录其列。 不断的政策释放,让奥迪第一官车的宝座不再稳固,那么奥迪究竟是如何走上神坛的呢? 合资企业为共和国长子 1949年中共建政后,缺少汽车工业的中国在随后的9年里,进口苏制吉姆轿车一度占据官车最高位置。到了1958年,随着一汽自主开发出红旗轿车,这此后的23年间,作为政治地位的象征,红旗车渐成各界高级领导的座驾。1978年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世界轿车工业的最新发展开始凸显出红旗车的高油耗和技术质量差距,红旗车的落伍渐难再适应时代要求,1983年红旗被下马。 这此后数年,由于缺少自主官车,中国政府只能依靠进口丰田皇冠、SKD协议生产828辆梅赛德斯-奔驰来应付高端需要,但杯水车薪,彼时公务车的巨大市场空白很快就造成山东、海南岛、广西等地高档轿车走私异常猖獗的现象。 这一时代背景便是1987年奥迪在华"试水"的最早基础。 也正是在这一年,一汽集团接受了两项来自中央最高决策层交给的任务:恢复红旗高级轿车生产,建立15万辆经济型轿车生产项目。但由于80年代中期,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0.5辆,远低于非洲最为贫穷的俄塞俄比亚1.3辆/千人,在全世界140个国家中倒数排名第一。如何将文革中被冲垮的自主轿车工业重建,对于一汽集团的这次创业,世界汽车巨头多持观望态度。 时任大众汽车董事长的卡尔·H·哈恩尝试做第一个吃螃蟹者。他首先在上海第一个开启中外合资项目上海大众桑塔纳,随后进一步选择一汽作为战略伙伴,将当时大众汽车全球最成功的高档车奥迪100以许可证生产和CKD方式导入中国,并积极推动一汽-大众成立,落地生产捷达。 1989年8月1日,第一辆奥迪100轿车在长春下线。 借助一汽的中国汽车工业"长子"这一独特政治身份,更借助改革开放头之初,高级轿车在国内尚不存在有效的民间市场需求,奥迪100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直接统一调度下,以行政手段不断指令生产和调配给中央政府各级部门、全国各省市党政军等相关部门使用。藉此,奥迪很快就在数量上拥有了中国官车的事实身份。 1994年,即奥迪100在CKD生产6年后,大众将这一技术平台协议转让给一汽,一汽再据此首度复兴国产红旗。此后,随着奥迪产品导入上的升级换代需求,奥迪200开始小批量进入中国,而此时中外汽车合资也如火如荼。 中南海选秀 1998年冬天,一汽-大众人突然开始心急如焚。原来根据战略规划,一汽-大众已经从德国奥迪开始预订最新一代奥迪A6的生产模具,生产线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但尚未在相关部门拿到生产资质的"准生证",甚至根本就不可能拿不到生产许可证。 因为在这年的12月,北京举办"改革开放20周年成就展",吸引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前来观展。上海展团展出最新款的别克轿车,并告诉参观的国家领导人,一汽将不再生产奥迪轿车,别克将是中国最高档的国产轿车;非常致命的是当时吉林展团也没有展出奥迪A6。而当时的汽车行业最高主管部门也认为,由于上海通用已经引进别克,同样作为中高级轿车,还有必要在引进奥迪A6吗? 准生证煎熬着一汽-大众,奥迪A6不但没能和行政采购挂上钩,别克还捷足先登,奥迪200又已经退出市场,怎么办?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获得国家领导人直接首肯。 1998年12月24日,为汇报1999年国庆阅兵检阅用车大红旗,一汽在中央办公厅和中央警卫局的同意下,不动声色的将国产奥迪A6"夹带"进了中南海。据说,当时相关领导一看到车子就笑了:这车太时髦了,现代又大气,应该符合国家领导人的喜好。 此后,有了底儿的一汽又将这辆车开进负责中央政府用车采购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试驾几圈及明确报价后,直接征服了已经收了上海通用"免费试用"25辆别克轿车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有了"中南海选秀"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这一买主,1998年底,一汽再次空运10辆A6送至中南海,最终获得认可。而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也顺利拿到"准生证"。再随后,奥迪又获得了为中南海提供保险用车的机会,为最高领导人提供防弹专车,其官车地位从此固定下来。 "迎合"的经营之道 从1989年首辆奥迪100在长春下线到目前,即使已经贵为"官车"形象,但奥迪一直在坚持"迎合"经营之道。比如,在A6国产之初,为"试水"中国汽柴油标准之争,奥迪就曾有意识输入柴油动力版奥迪A6,而其在坚持"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的过程中,相较奔驰、宝马超过60%以上的零部件超高国产化率,更是奥迪背书行政采购的最有力武器。 不过随着中国车市迅猛发展,2004年中央出台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明确排气量最高2.0升、价格最高25万元的"双限"开始,奥迪即着手研究拓展更多细分市场,以规避政策风险对奥迪行政采购的直接冲击。 2011年5月中央进一步出台所谓"史上最严厉车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1.8升(含)以下、价格18万元以内的轿车,其中机要通信用车配备排气量1.6升(含)以下、价格12万元以内的轿车。党政机关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行政策优先采购。"奥迪即开始研究针对公务车"以租代售"业务。 2012年2月24日工信部又正式对外公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拟在公车采购上,100%倾斜于自主品牌。而几乎与此同时,以新奥迪A6L(C7)上市为起点,奥迪2012年在华更多车型导入和国产计划,正在加速落实。 对此,有资深业内专家据此指出,为应对中国车市景气下行、应对中国政府连续出台系列利空奥迪公务车采购的政策,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奥迪已悄然在三四线城市大规模拓展4S店;针对公务车采购的以租代售,(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奥迪也已经悄然铺展。同样,针对政策偏爱的中国自主品牌新红旗,奥迪也不愿"听任宰割"。 有行业分析师就认为,"两会"期间李毅中针对公务车采购的纠正之语,或已凸显奥迪等外资方与自主品牌在切身利益的博弈上,"第一回合,已见分晓"。 德方不满官车形象 率先于奔驰、宝马进入中国市场的奥迪依托一汽集团独特的政治资源优势,不但迅速独占中国高端车市场鳌头,还一跃成为"官车"代名词。 不过对于"官车"这一称谓,德方实质上并不感冒。"因为长期以来,奥迪对于自己的一贯定位是'尊贵、运动、进取',这些词的内涵与中国官车形象有相当差距。"一位奥迪中方高层曾如此对记者表示。 但一汽对于"官车"说法并不排斥。在中方看来,官车是个非常重要的细分市场。因为在"官本位"根深蒂固的中国,政府用车对商务用车和私人购车选择有着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这将直接有助于奥迪开拓商务用车和私人购车市场。 根据一汽-大众的相关统计,2001-2007年,政府/组织购买奥迪的比例最高年份也只有17%,而且此后随着中国市场的壮大,还逐年呈现下降的趋势;私人购车比例却从42%上升并超过60%,公司/企业用户的比例在23%-42%之间。即使在产品只有A6的年代,政府/组织用车的比例最高时也只有20%。 而在2000年底,奥迪委托AC尼尔森进行品牌跟踪,就发现奥迪在华已经初步扭转单纯的"官车"形象。(葛轩) 这篇有关于 为何官员偏爱奥迪?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20358.html |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