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站着常思王国维: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时间:2014-04-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 王 波栏目:百家杂谈 点击:

  第一次知道王国维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在考场上绊了我一下。语文考卷里一道填空题,要求填《人间词话》的作者。

  对于小县城的高三理科生我来说,无论是《人间词话》还是王国维,都属于知识的盲点。“国学大师”、“清华四大导师”等名号,更是闻所未闻,远不如我眼前的江边流水和天上浮云真切。在这怪僻的考题面前,我跌倒了,心里总抱怨出题的老师真是莫名其妙,把题出得这么偏。

  很快,我就发现抱怨无济于事。这个叫王国维的人变本加厉,屡屡出现在语文考卷的阅读理解题里,大谈古今成大事者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一介乡野小青年,当时实在无法理解,这些我眼里潦倒文人的愁词怨调,怎么一转眼到他嘴里,就成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看(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着试卷上的大红叉叉,我的内心一次又一次鄙夷地浮起四个字——“故弄玄虚”。

  话虽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啃下了老师指明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因为老师一再强调,考场如战场。而我,只想考个高分。我第一次牢牢记住考卷上那个难缠的王国维,更像是一个遭遇过小挫折的高中生的功利性投机。

  随着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名工科学生,不再有语文考试,我以为此生与王国维尘缘已尽。现实却再次戏弄了我。

  2001年12月24日下午,我们师生十余人以考察的名义,在清华大学与十余名清华师生座谈后,集体参观清华校园。行至大礼堂和清华学堂,我不禁开始艳羡清华学生能有如此别致的校园。

  当众人在“行胜于言”的日晷处轮番合影时,我去上厕所,不知不觉竟走到一座斑驳的石碑前。定睛一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高三时痛苦背下的知识,这时派上了用场。怀着“不是冤家不聚首”的心情,我转到背面看碑文。

  看至“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内心的好奇渐渐被沉重所代替;再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则差点儿让我陷入沉思。同伴的呼唤声,让我回过神来。但在抬脚离开石碑那一刻,我已经作出决定——进入这个校园求学。

  当晚在饭店里欢度平安夜,嬉笑着与圣诞老人合影时,我始终因为下午临时作出的决定而心神不宁。人生的轨迹,也从此开始与以往的规划不同。

  回校之后,我在清华招生网站上疯狂寻找喜欢的导师和专业,并选定目标。为一改自己不学无术的叛逆形象,甚至剪去齐肩长发,以示从良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那短短的碑文似乎唤醒了一颗浑浑噩噩的心,让我懵懵懂懂意识到,一味依赖并依附于所受的教育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自由,外表上无论怎样叛逆,都是一种浅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浅薄,我进入清华的初次努力失败了。师友劝我另走他路,但我内心执著地认为,我注定与清华有缘,不然不会无缘无故径直走到王国维纪念碑面前。我只是一再告诉他们,我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他们无不摇头叹息。

  后来回顾当年的历程,自己才恍然明白,那所谓的“缘分”,不过是困境中所需要的一种心理暗示。对于一个固执的人,想要做成某件事情,哪怕再牵强,也会找到一个借口,苦苦坚持到底。年少无知的我,其实想登上的是清华这个舞台,却把与自己几乎毫无关系的王国维搭成了一级高高的台阶,一脚迈上去,便再也下不来。

  不管怎样,这种牵强得近乎自欺欺人的想法,让我在筋疲力尽之际,在一次又一次跌倒之后,最终站了起来。

  对那个从高中起折磨我多年的王国维,我至今心存感激。如果没有与他的“邂逅”,我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永远不会去思考“独立”和“自由”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于我而言,进清华前,王国维只是一个失落困顿之人寻求绝地逢生的隐秘而牵强的借口;从清华毕业离开时,他已经在我身上留下隐约而微妙的印记。几经权衡后,我决定做记者,因为内心深处想要一份有“独立精神”、可“自由思想”的工作

  至于能有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自己并没有思考太多。直至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中土匪头子张麻子的一句话,戳中了我心窝,他说:“站着,把钱挣了!”在我眼里,这不过是对80多年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最具世俗气息的现实解释。不少人做记者,想要的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尽量独立而有尊严地活着。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无奈地发现,现实本身就是一个麻匪,悄然劫持了我们的人生,然后静待我们用青春激情和余生的努力去积攒赎金,当我们步履维艰甚至匍匐着接近交易地点,结果,他撕票了。只剩下目瞪口呆的我们,站在那里喃喃自语:“说好的幸福呢?”

  我们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虽然没有王国维那种勇气,投湖有尊严地死;但我们终归在挣扎和努力,尽力不曾苟且地活。

  一晃10余年过去,我再也没有独自在他纪念碑前伫立,并反思自己在何种程度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是否有尊严地活着。倒是国家一再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我想,若再去纪念碑前,我会告诉曾被我擅自用来做信念支撑的这位无辜先贤,我这些年,“钱,没怎么挣着,人,还勉强站着”。而只要站着,我便常会想起他。


   这篇有关于 站着常思王国维: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atan/20330.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 谦卑是一种境界

    文/赵畅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 记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该校201...

  • 拾金有偿不昧伤害道德吗

    张芳曼绘 奖励10%从后果上看,有激励效果;从实体上看,取亦不伤廉,怎么不好呢?此外...

  • 谈志气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

  • 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困扰人们的许多重大理...

  • 怀才的“遇”与“不遇”

    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指胸怀才学而生不逢时,难以...

  •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

  • 腐败的原因新论

    关于腐败的原因,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缺乏民主,二是认为没有法治,三是...

  • 多交益友 一生少忧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朋友,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

  • 饭局

    我以前常常弄不懂,请人吃饭为什么叫饭局,查了查字典,局有二个解释:一是表明:只是...

  • 格律,兼画龙之巧,不兼点睛之妙

    古语,诗言志。自古体发渊源,后变为近体格律。取平仄,以求韵律之美。有一般句式,推...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