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的6月17日,在争取到学院分到每个班里仅有的3个名额,去参加极具象征意义的毕业典礼,以及听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发言,和传说中的“红衣主教”大校长握手并象征性的合影留念之后,你终于毕业了。 在汗味时浓时浅的租来的学士服味道里,满怀着说不上来的欢喜,这样的毕业了。 拉着行李箱踏出校门的那一刻,你都说不上是骄傲还是自卑多一点。微风流动的青春缀满回忆,无处可逃。你只想用力的告别,曾经的热土和人儿。你只想悄悄的放飞,心中的梦想和执念。 你说完“大学,再见!”之后,在心里默念了一句“嗯,这只是一次告别”。 毕业之前那一个月的时间,仿佛是被当做青春里的最后一节电池一样挥霍着,想要把电量用在聚会上,想要把电量用在旅行上,还想要把电量用在回忆上,可怎么都不够用,怎么也不想停下来去充充电。 放肆的欢笑声回荡在校园里,疯狂的玩闹声消散在杯筹交错间。 送别的车站,从第一个人离开时的留恋与不舍,到最后一个人走时的迷失与麻木,你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送那么多人,他们对你来说有那么重要吗?你不知道。 实际行动上,从普通同学到挚交好友,有时间的话,你还是会去送上一程。“你说不要送,她说不要送。我才不管,凭什么要你说了算。我自己也明白的,我也不是每个朋友都愿意去送的,我也只是想在离别的车站和路口,给你一个拥抱,然后大家都各自不回头的,说再见。内心之中的深情不要积聚,因为我怕酝酿之后的爆发难以想象,难以承受。” 面对自己心里的疑惑与他人的不解,你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下上面的一段话。 在火车站看人来人往,酝酿着的那些的情绪,如果不是你走,都是过往。这大抵是情意的玻璃瓶未碎的表现。 终于到了你要走的那一天,当天你没有告知任何人,虽也在之前告知了一些人,你以为不会是一个人,你以为你说的不想要任何人来送别,只是一笑而过的玩笑话而已,却也不小心成了乱石中的一颗——被叫做现实的那颗。 你安慰自己说,也是在理的一种结果:好朋友们都先你而离开学校,学弟学妹你自然不愿他们看到你憔悴与伤感落泪的画面。 你把每一个自己都保护与隐藏的那么好,以至于丢失了真正的那个容颜,都只是破镜后的碎片组合。阳光下璀璨亮丽,黑夜里积水难眠。 注定漂泊的人:家乡、读书、工作都不在一个省份。 基于此点,离开四年的象牙塔之后,你回家了一趟,看望家人,也是把自己的毕业证书、毕业纪念册拿给他们看,算是一个正式的交代与仪式。接下来要真正的步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了。整理时光,大学生活看起来倒也丰富。买了不少书,去过不少地方,照片也没少拍。每一张都笑得那么灿烂,隔着透明的保护膜去审视沉浸在时光长河里的自己,陌生的令人痴迷。家里人,自然也是高兴,那个习惯被拥在怀里哭泣的孩子终于毕业了呢。 稍微待上几日,就又是一个人的奔波了。 是因为大家所说的梦想,才选择一个既不是读书的城市,也不是一个家乡的城市吗?这个问题,只有你知道答案。 新的城市新的环境,未曾做过的工作,陌生的同事。一切都是陌生的,如同刚刚剥开的柚子,暴露在空气中,等在被享用。 2. “晚上,有没有一起去游泳的呀?” 一个快要下班的周五,有人格子间的办公室里问了这么一句。回应着云集,在这个六天制的单一重复性消耗脑力的劳动中。 有人说还不会,有人说只是会一点点。大家议论起来,到底要不要去:去的话,穿什么泳衣,比基尼还是普通版;不去的话,要怎么找理由拒绝掉,以及考虑下次要不要去。 自然的,作为一个活动的发起人,目测他应该游的不错,不然若是心血来潮的发起不是自己用比石头还要沉重数十倍的留言与抱怨砸脚吗? 左边的同部门的同事,和对面的异部门同事,都有去的打算。5点50,离下班还有10分钟,大家准备一起去下面吃饭,下楼乘坐电梯的间隙,大家随口聊着天。 左边的那个同事突然问了一句,“你要不要一起去?”来公司之前,在过了越“二”的年纪,走在奔“三”的道路上的这一年里,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你还不会游泳,其实还不是小时候怕蛇怕水蛭,没怎么下过水的结果。 你还不会游泳,你只是坐在他斜对面的位置,一个不怎么起眼,却也至关重要存在的地方。和具体要做的工作一样,都是这个交织着大脑波线整体里的一环,少了也能勉强继续,不少的话,就是在不断地交错着发生化学反应,在进行着物理转动。 如同少了一节的木梯,还可以用来攀登,只是不那么方便。若是断了两节,那就是真正的不可或缺了。 这一次,没有去。用借口搪塞自己和他人。 第二天听去了的人说,游泳的感觉不错。游泳馆比较大,水质也很好。男女混搭组合,大家也玩的开心欢闹,都说游泳是个不错的放松方式。 一个同事为 此写了篇感受《 下班了,和我们一起去游泳吧》,首发在空间,被大家在朋友圈转发的火热,而后被邀请发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引起领导的关注与夸赞,游泳也被誉为“活跃公司内部氛围的一大良举”。 紧接着砸到手头上的工作,把大家忙得无心遐思。“一大良举”这件事真是既让人哭笑不得又作为一个有趣的谈资,消耗了一段时间。 3. 有些事情就像是春雨低落在土壤之后的种子,慢慢发芽;有些情感就像夏风吹落枝桠上的花瓣,蠢蠢欲动。 还好秋天刚刚到来。 “晚上,有没有一起去游泳的哈?” 又一个快要下班的周五,他在格子间的公司里喊了这么一句。 左边的同部门的同事,和对面的异部门同事,都有去的打算。和往常的活动一样和上次的动作一样,不约而同的邀请你一起加入游泳队伍。 对了,忘记提到的是——后面的那个同事,为此特意号召部门同事一起团购泳衣等装备,甚至在前两天悄悄建了一个讨论组,美名为“欢乐男女混搭游泳队”。由此看来,游泳这项运动,真的是深受大家的欢迎呢。 跟风是一个进入群体生活的好方法,能够让你迅速的从表面上融入一个团体。 这一次,你觉得需要尝试一下,就和同事他们一起去了。第一次下水,第一次穿泳衣,扭捏着的
编辑评语 段首请空两格,段间勿空行。本次已修改,下次请注意。(编辑留)
这篇有关于如果可以,请让我在你的心里游泳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yanqingxiaoshuo/434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