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青奥期间治污的成功做法,以法律法规的威力,将常态治污落到实处,这是南京需要扛起的新任务,显然,南京已准备好在后青奥时代有更大作为。 昨天,新华社播发“锐评论”《不能总靠申奥办奥“治污” 》,对南京青奥会结(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束后出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关注—在青奥会结束之后,南京空气质量迅速从优良转为污染。 对此,相信每一个南京人都会有担忧和疑惑感。后青奥时代的南京,能否走出办奥结束“蓝天”就消失的“魔咒”,显然面临严峻考验。 令人欣慰的是,昨天,《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举行听证会。该条例共分7章89条,从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防治燃烧燃料产生污染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详见今日快报封6版)。 以立法的途径,以期实现常态治污的目标,南京表现出了诚意和努力。停车3分钟以上机动车要熄火、小饭馆不得设在居民楼内……这些具体的规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在于常态治污、细节治理受到期待。 如果没有常态治污的信心和动力,短期发力再有效,也很可能昙花一现。同一天,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开征求意见,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在南京发力之时,国家层面的做法是一种鼓励。治污没有捷径,治污方案唯有着眼未来,扎扎实实地推进。 空气质量的“风云变幻”,更加说明了常态治污、持续治理的关键作用。“‘市民一月少吸1750吨PM2.5’只是特事特办的结果,依然有很多人希望有关部门从重大赛事期间的环境保障工作中汲取经验,进而摸索出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新华社“锐评论”直言。 近些年,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城市病,但有关部门的日常治理工作收效甚微。锐评论还指出:往往在承办某些涉及国家形象的重大赛事或会议时,经过层层动员和周密部署,才会让市民“有幸”呼吸几口干净的空气。从北京奥运会到南京青奥会,都是如此。但几乎只要国际友人们刚刚离开,有关部门立马恢复往日的漠视和懈怠,肮脏的、不健康的空气再度出现,这种现象遭民众诟病已久。 不仅仅是申奥办奥的所在城市打下如意算盘,一些相邻地区,也指望从申奥办奥中分一杯“治污羹”。 2001年7月,新华社就以《宁武县治污靠“申奥”?》为题,批评了这一现象—“申奥一旦成功,咱这里就成了综合治理项目。到那时国务院和北京市就会给海河水系上游拨出13个亿,用于环境治理。”面对恢河河道内流淌的生活污水、垃圾,宁武县政府官员言语间充满了 “自信”。 “如果拿不到这笔钱,污染是否要继续下去呢?”文章追问宁武。 令人忧虑的是,10多年过去了,这种靠申奥办奥“治污” 的思维并没有被扭转。申奥办奥中的治污经验当然值得推广、坚持,但机会本就很有限的申奥办奥并不是“治污”的杀手锏。 “奥运会、青奥会期间的治理经验至少说明,有关部门很清楚造成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谁。这意味着,只要对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干净的空气可期……”新华社“锐评论”这样为常态治理点题。 总结青奥期间治污的成功做法,以法律法规的威力,将常态治污落到实处,这是南京需要扛起的新任务,显然,南京已准备好在后青奥时代有更大作为。 这篇有关于伍里川:保蓝天不能总靠申奥办奥“治污”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2471.html |
重拳“打虎”,让腐败无处藏身 冀文林落马被指给巡视组见面礼:老虎该颤抖了。(3月30...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
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有一名官员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在一个海岛上...
姓多,叫为民,多为民。这名字寄托了全家的希望。多为民大学没毕业就成了名人,那是他...
车各行其路,人各走其道,乃常理规矩。如此,秩序得以维护,出行得以顺畅,安全得以保...
2012年4月10日发生在黄岩岛的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对峙的事件。 16日,菲律宾...
旨在挽救残命的最后挣扎 朝中社平壤9月21日电近来,南朝鲜傀儡军方针对军官和士兵...
事故发生之前你发昏了? 文/龙江老赵 不知从啥时起,一旦出了事故,一些当官的便开始...
伦敦奥运会开始后,总看见电视上的一则广告片,始终没注意广告的内容和商家品牌,甚至...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断裂的原因剖析 题记:本文为原创,作者长期生活、工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