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已经念过大学,就不能去做什么什么了,自己先把自己的手脚捆住,让机遇从手边白白溜走。" 26岁的刘泉正为他的国联股份上市在北京和香港之间飞来飞去。 5年前,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的刘泉和他的校友钱晓钧,一个丢了到手的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offer,一个放弃了国家部委的体面工作,用学生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对相识8年、不离不弃的黄金搭档,从一间租来的19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起步,在行业黄页里掘金并收获颇丰。
当年,曾有人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白领和国家公务员不当,却甘愿做费心费力、自己打拼、没有户口"漂"在北京的个体户。老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不是吗?尽管公司已为国家上缴了几百万元税款,已为30多个外地留京的大学生解决了户口,可身为公司董事长的刘泉直到去年才有了北京户口。这还是借娶个北京媳妇的光,区长特批才解决的。 刘泉说:"其实中国人特别具有创业的潜能,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尝试,是因为小富即安的求舒适心理。这在现在的大学生中表现尤其明显--很多人为了一纸北京户口去自己并不喜欢的地方\'当牛做马\'。" 回看5年,创业的每一个细节依旧那么新鲜:那时,每天一大早,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的两个年轻人,早早从位于城西的办公室出发,横穿大半个北京城,敲开一家一家客户的门,直到天黑回到办公室睡地铺,在互相的交流和打气中睡去。 一切都是最经济的:精心设计好的最省钱的乘车路线,最廉价的盒饭,中午客户午休没地方去,就找一个证券交易散户室呆一会儿--那儿不收费。他们对北京的公交路线烂熟于心,只要通公交车的地方,就不坐地铁,两个人能做的事,就不聘第三个员工。 不是没有过沮丧,不是没看过别人的脸色,不是没有过缺钱的窘迫,可是坐在我眼前的刘泉却不以为苦:"乐趣是从过程中产生的--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是我们自身的拥有,所以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公司蒸蒸日上的生命力给了两个年轻人无穷的动力。一年后,公司进账500万元,到2000年,收入翻番到1100万元,2002年,收入更是翻了几番,员工近千人。今年,国联股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积极酝酿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
两个赤手空拳的年轻人白手起家,有人说他们的成功是个奇迹,无数的学生创业在一番轰轰烈烈后成为泡沫,他们的公司却稳扎稳打。刘泉说:"命运从不垂青于没有准备的头脑。学生创业,激情可贵,但更重要的是对商机的准确把握和对公司自身的准确定位。不少创业的学生起步很好,但在手里有了钱以后却不知如何用,四处开花地盲目投资、立项,钱都打了水漂,这是大忌。" 刘泉、钱晓钧和他们的国联股份一路走来,可谓学生创业成功的一个缩影: 早在上大二时,在钱晓钧组织策划的学校总经理竞聘大赛中,刘泉击败好几个MBA成为"总经理",并和钱晓钧惺惺相惜,引为知己。两人在学业之余涉足出版业,小打小闹,在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的同时,新的创业的念头也在心中萌芽。 大四毕业时,刘泉和同学们一样忙着找工作。可是工作有着落了,甚至已经有模有样地坐了几天办公室,一直在心中按捺不住的创业梦却一直撩拨着他年轻的心。他找到好朋友钱晓钧,两颗年轻的心一拍即合,他们要做自己的老板!他们渴望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 在学校时,两人和出版业打交道比较多,机敏的他们初识行业黄页,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开掘的黄金地。 朋友从国外带回的一本旧金山的黄页让他们对黄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电信的城市黄页是大众资讯,需要庞杂的号码资源和巨大的发行量,这是只有运营商才能做到的,而垂直型黄页是纵向做某个行业的,例如机电行业黄页。"行业企业只认行业资源,比如一个发电企业只认与电力行业相关的媒体开发商,固话运营商做不来,所以,像国联股份这样的业外资本才有机会。" 更为关键的是,信息产业部当时明确表态,投资黄页开发符合产业政策,任何领域的资本都可介入。刘泉和他的国联股份瞄准商机,乘势而起。 事业做大了,刘泉和钱晓钧却没有沾沾自喜,他们有更多的事要做,他们要把手中的"个体小作坊"变成一个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现代企业。 创业之初,公司根本谈不上财务管理,两个人赚了钱就放在保险柜里,谁用谁拿。只是有一个手写的流水账,公司的赢利、支出记个大概。而今,公司的财务管理全部电算化,还专门从一家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挖来一个香港人做财务总监。 他们不断完善公司的用人机制,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从选拔、培训、绩效考核,到职业生涯设计,无不有现代管理体制公司的风范。
"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给你多少优惠扶持政策上。成功的企业必将接受市场的考验,\'无形的手\'是唯一的真理。市场经济是公平的,虽然付出不一定能得到,但不付出一定什么也得不到。" 谈及大学生就业难,学投资出身的刘泉说:"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源,是一个人和社会进行价值交换的资本。教育也是一种投资,投资就是有风险的。华尔街的博士也一样有失业的可能。关键是心态。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个人就不愁找工作。" 刘泉曾在公司成立的第12天,就拥有了第一个广告客户,在第一个月里就有了七八万元的广告业绩。他说,我不是一个广告天才,拿的也不是回扣,我推销的是我的idea(思想)。有头脑的创意和平和的与人打交道的姿态,是他与客户从陌生到生意伙伴的秘诀。 想当初,曾有人惊讶刘泉这个敲门而入的业务员谈吐不俗,当知道他是个大学生时又惊讶于他为什么要做走街串户的业务员。刘泉每每心里总是在偷着乐:"你还不知道我就是公司的老板呢!" 这篇有关于用智慧和勇气抓住命运之手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chuangyegushi/9750.html |
虽然浩浩改革大潮在我国历经了二十多载,但是毋庸置疑,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还...
这是一个至今还在打拼的年轻创业者真实的创业历程。他历尽艰辛,从一无所有甚至要去拾...
★★★一降再降★★★ 在台湾,选手牌的运动用品物美价廉是出了名的。甚至令同行也红...
谁是让人钦佩的人?这个话题,我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觉得,能为社会创造...
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创业仅1年就获得成功的女性约占90%,男性创业1年成功率仅为5...
1997年8月,一个高中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又不甘心在家务农的川妹子,含泪离开四川广...
王丽2003年从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母校附近的商业街上开一家书店,这样既找到...
杭州建德市的潘秋梅经营着一家饭店,十多年来生意一直非常红火.她在上海经商的丈夫也...
如今多半时间仍在新都猪场边简陋床铺休息的龙波想告诉大学毕业生,别把自己看得太高才...
张良(化名)每天都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出手刚刚接手几个月的煤矿,作为小煤矿经营主,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