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楼下住了个年轻人,失业很久了,因为大家每天在楼下一起打球的原因而混熟了,他每天跟我抱怨说,不想找工作,想自己出来做老板。 我问他:你有足够资本吗? 他不好意思的说,我现在连下个月的房租都成问题了。 我有点吃惊,你那点钱该如何运作?就问他,那你想如何创业?你的目标有多大? 他说反正我是不想上班,可是我现在又没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说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让你成为老板: 我住的地方是一个有三栋楼的小区,这是一个本地人盖的,专门用来出租的,每个房间都装了台200卡式电话。 我说,你以前是做电话卡这行的,那你应该熟悉那些200卡的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吧? 你可以利用你以前在公司上班的同事及朋友,让他们支援你,可以小批量进货,这样你就不用很多钱就可以开始这项业务了。 然后你印刷一些宣传单张,这里的住户你大部分认识,有很多还很熟,你的价钱又比外面便宜,你还可以送货上门,他们没理由不买你的卡吧? 有天我和他去逛我家附近的家谊超市,发现那里正在举行限时特卖活动,哈密瓜1元/500G,早熟梨0.99/500G。我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菜市场的哈蜜瓜现在零售卖2.5元到3元/斤,早熟梨卖2元到2.5元/斤,你有没有看到我们的路口经常有人弄个板车在卖水果(广州管这种人叫走鬼),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特价水果买回去在楼下路口按照2元和1.8的零售价去卖(市价2.5元和2.2元),在价钱上马上可以打败其它的对手,而且你还没有压货的风险,是否可以马上卖掉?你也不用付运费。周边有家谊、易初莲花、好又多三家超市,他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有特卖活动,你收集好他们的这些讯息,到时走路去大量买进就可以了(超市虽然限量每人不可超过5斤但事实上你多买些也没事),每天不是最少有10-20元钱进帐?
两个月后他打电话给我,说一起吃饭,再看到他吓了一跳:他后面真的这样做了,坚持了两个月,每个月的收入还不错。 他现在已经把他的200卡业务拓展到我们住的整条街道里,每天都会发些传单到那些地方,那里有很多类似的装有200卡的房屋。 他已经开始成为那条巷子里所有的走鬼的水果供应商,他赚了点钱后,脑袋灵活,他就去跑水果批发市场,因为与那些走鬼都混得很熟,他是先从走鬼们那里拿到水果的订单后再去批发市场进货,避免了压货从而水果烂掉的风险,他自己踩3轮车在凌晨拉回来,以此来节省运费。 这个真实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我相信他有可能日后会做得很大。 故事没结束,惭愧的我却从中看到了以下的问题: 创业是需要些基本条件的。钱尤其是最主要的条件。 2)从一开始与他聊天的时候,我仅当这些是说说而已,我也不当回事情,可是他却留心了,而且去做了。 这表明他是个很实在的人,不会夸夸其谈,他明白自己的劣势(没钱),但是他善于利用讯息,因为我所说的基本上是不用什么成本的生意。 脚踏实地,善用讯息,马上去做,我想这是没钱的创业者的基本功。 3)当他去做200卡项目的时候,做的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住的楼里家家都要用的东西;都是邻居,客户关系容易建立;供应商是以前的朋友,可以获得最低价支持和减少库存的压力。 在创业之前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那怕是你以前公司里搞清洁的阿姨,永远不要轻视你手里的每件事情,你身边的每个人;善于利用你之前的资源,日后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销售先从你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情开始。 4)他做水果的时候,是利用特殊的机会(超市限时特卖活动)来获得最好价钱和进货机会(去批发市场需要一定数量才划算,而且有压货的风险,对没钱的他是不太现实的),然后以接近100%的毛利来卖出,还没有库存压力。 白手起家需要良好的观察力,在最简单的东西中发现商业机会。还需要机会。 销售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就可以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但是要有你的竞争力(如价钱好,产品独家等等),我们很多时候是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太复杂。找对正确的产品和通路,用合适的方式卖给合适的人就可以了。关键在如何整合这当中的关系和资源。 聪明的创业者会稳健的在本行业中不断寻找做大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开始自己慢慢地培养行业资源,并利用各种差异来寻求获得利润的机会。 创业者会做专自己的行业。如果不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讲得不好听给你100万,你未必知道你应该把钱往那里投,专业是成功的要义。 虽然我们很多在阿里上混的朋友(呵呵,我也有点)可能有点不屑于这样没层次,底级的创业方式,我们整天在这上面喊打喊杀的,他却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迅速的完成了他的梦想。 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磨利你的鱼钩,多挖几条蚯蚓,在太阳底下低头,默默干活。 你说呢? 这篇有关于一个最简单的创业案例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chuangyegushi/9749.html |
虽然浩浩改革大潮在我国历经了二十多载,但是毋庸置疑,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还...
这是一个至今还在打拼的年轻创业者真实的创业历程。他历尽艰辛,从一无所有甚至要去拾...
★★★一降再降★★★ 在台湾,选手牌的运动用品物美价廉是出了名的。甚至令同行也红...
谁是让人钦佩的人?这个话题,我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觉得,能为社会创造...
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创业仅1年就获得成功的女性约占90%,男性创业1年成功率仅为5...
1997年8月,一个高中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又不甘心在家务农的川妹子,含泪离开四川广...
王丽2003年从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母校附近的商业街上开一家书店,这样既找到...
杭州建德市的潘秋梅经营着一家饭店,十多年来生意一直非常红火.她在上海经商的丈夫也...
如今多半时间仍在新都猪场边简陋床铺休息的龙波想告诉大学毕业生,别把自己看得太高才...
张良(化名)每天都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出手刚刚接手几个月的煤矿,作为小煤矿经营主,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