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新华社:莫让民主生活会变成“秘书斗智会”

时间:2015-01-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白靖利栏目:时事评说 点击:

  各地民主生活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领导干部们批评和自我批评得“脸红脖子粗”,这是查摆不足、改进工作的大好机会。但也有不少批评貌似尖锐,实为套话空话。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高频词汇(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一幕幕好像“彩排后的完美话剧”,让人怀疑这些尖锐的批评包含多少诚意。

  民主生活会是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作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民主生活会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可是“政绩观有偏差”“官本位思想重”“常居机关远离基层”等等批评,一再被克隆在民主生活会的汇报材料中,到底是一些官员的通病,还是秘书斟酌设定的“台词”?

  公众的怀疑可能并非无端想象。不少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材料都曾经过多次修改,基本达到“默契”批评的要求。如“有特权思想”的只能是“一把手”,“二把手”最好选择“缺乏担当”,而在位时间较长的领导则充当“老好人”角色。对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间、范围和力度,似乎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读完各地相关的新闻报道,让人不得不产生“表演批评”的怀疑。

  而领导干部事务繁忙,不经过秘书和工作人员“捉刀”就能达到以上诸多要求,恐怕也不现实。民主生活会“考领导”别变成了“考秘书”。

  尽管从表面上看,各地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都各有特点,一些领导干部还纷纷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阐述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些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是引起了一些争议,甚至成为公众眼里的“雷语”。人们会问,这些程式化的批评,当真是发自肺腑?为何那么多地方能达成惊人的一致?刻画出来的领导干部形象为何如此雷同?开会之前怎么没发现官员身上有这么多毛病?

  公众的疑问,需要以实际行动来作答。民主生活会不能搞成“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更不能变成领导秘书斗智的“语言游戏”。民主生活会要开得更好、更实,关键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千篇一律、泛泛而谈。同时,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评判,不能开成自说自话的闭门会。


   这篇有关于新华社:莫让民主生活会变成“秘书斗智会”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3856.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