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评论:公共服务购买腐败的“旧病”与“新愁”

时间:2015-01-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朱昌俊栏目:时事评说 点击: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能带有“买贵不买对”的采购模式积弊,而这需要以专业化托底,并启动该领域的立法。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日前记者在江苏等地采访了解到,在各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违规、暗箱操作、逆向选择等现象多发,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回扣高达40%,一些企业就反映:“不给做不成生意,给了利润就不多了”。

  较之于政府直接提供,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打破垄断性供给局面,减少暗箱操作与腐败。而媒体调查得出政府购买服务“成寻租与腐败的新灾区”,显然与这目标背离。

  实质上,若审视目前购买服务的现状,可以发现某些“(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买贵不买对”的采购模式“旧病”:未建立公开招标的方式来筛选服务方,甚至通过私下协商就可完成“交易”;购买服务没纳入针对性的预算公开与审计之中。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在于,实现服务的最专业化供给。美国学者查尔斯·布雷彻就曾指出,要做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部门内部需要有懂得如何管理合同和设定绩效标准的管理者,同时,需要有忠于自己职责和使命的供应商。

  就前者而言,针对购买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政府内部当成立专门的部门,专门实施与执行公共服务购买。其次,应对公共服务购买与执行过程进行全程式绩效评价,而非双方“签合同了事”;就后者而言,有必要扶持市场化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要防止一些部门倾向于选择由自身领导的行业协会,形成“优胜劣汰”的供给方竞争氛围,减少垄断导致的利益输送。

  作为具有专业性质的新生事物,政府购买服务也离不开法律规制。尽管《政府采购法》对购买公共服务有所涉及,但仍缺乏针对性,之于约束“回扣腐败”,这无疑是种“新愁”。因此,有必要适时启动该领域的立法,将政府采购从购买环节、绩效评价到独立审计,都纳入专门的法律框架下。

  也只有专业化托底,并进行法规补全,才能就政府采购的“旧病”与购买公共服务面临的“新愁”对症下药,纾解困局。

  □朱昌俊(媒体人)


   这篇有关于评论:公共服务购买腐败的“旧病”与“新愁”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3557.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