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昨天举行“七七事变”77周年大型纪念活动,一些日本媒体立刻说,中国将“反日活动”提升到新高度。一些日本人经常乱用“反日”这个词描述中国,这种说法包含了他们对日本力量的高估,显示了他们对时局的看法跟不上亚洲及世界的变化。 77周年同“7·7”事变有数字上的特殊重合,它非逢五逢十的整数,却有着不寻常的纪念意义。今年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在中国文化里顺理成章,日本一些人的诧异至少有一部分是装出来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人现在普遍不喜欢日本,但如果说中国社会很“反日”,就过了。 中国大概会有“反日”的小众,但如今中国作为大型现代社会和国家,已建立充分的战略理性,不会“反”任何国家,或与任何国家彼此咀嚼仇恨。小国有时会这样(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因为它的命运与某一外部力量深度纠葛,甚至被其左右。但中国的发展与安全都有着极其广阔的互动圈,它几乎就是整个世界,日本只是其中不大不小的一部分,中国犯不上“恨”日本。 中日历史之争是正义与非正义之争,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也不认为安倍政府代表了整个日本,我们经常批评的是“日本右翼”。亚洲国家往往近邻难处,这很遗憾,但中国很愿意同所有周边国家交朋友,至少保持正常关系,这当中包括日本。 中国社会至今认为日本是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值得中国学习。至于日本同中国关系急剧恶化,这是需要我们处理的一个麻烦,但它不是中国崛起的全局性挑战。中国人很清楚,日本没有扼杀中国崛起的力量,它更像是在不断向我们“挑衅”。对这样的国家我们有些“烦”,需要做些布置防着它,但没必要构建一个实力和感情的综合体,“逢日必反”。 中国无疑在向日本施加一些压力,促其政策变化。这种变化一旦发生,中日关系的改善在中国这边不会有任何障碍。 倒是日本像是越来越“反华”。日本官方对华政策中饱含怨气,它不像是中日之间具体冲突引起的,而是根植于日本对华深刻的战略危机感。日本不接受中国因高速发展而实现了综合实力对日本的超越,它总盼着中国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崩溃”,它还加强日美军事同盟以对付中国。日本的国家战略高度聚焦于中国,跟中国斗它显得很来劲。说安倍政府“反华”,还是挺靠谱的。 今天的中国社会在技术、生活水准以及在现代化的综合水平上仍深感不如日本,但在国家战略层面,在综合国力的对比上,尤其是展望未来时,我们的问题是要避免“藐视”日本,不要把这个邻居真的当成一个“小国”。“反日”根本没有机会挤进国家的对日政策选项。 总之,日本别太高估了它在中国国家对外谋篇布局中的位置,中日友好最好,不友好对中国来说也是可以承受的。我们知道缓和对日关系有利于中国的全球大战略,但中日紧张对中国的损害,并没有日本人自己以为的那么严重。 中国对日本的战略平常心逐渐形成,它成为中国对日政策的新支柱。日本“反华”动作太多,中国难免要有应对和反制,但中国不会以“反日”的集体冲动进行回应。当“七七事变”过去77年后,中日力量对比出现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不仅强大了,对日心态也日益成熟。日本如今是中国崛起路上一个可控的风险,我们不得不与它纠缠,但在心理上我们差不多已经跨越了它。▲ 这篇有关于环球时报:说安倍政府“反华”还是挺靠谱的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3465.html |
重拳“打虎”,让腐败无处藏身 冀文林落马被指给巡视组见面礼:老虎该颤抖了。(3月30...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
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有一名官员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在一个海岛上...
姓多,叫为民,多为民。这名字寄托了全家的希望。多为民大学没毕业就成了名人,那是他...
车各行其路,人各走其道,乃常理规矩。如此,秩序得以维护,出行得以顺畅,安全得以保...
2012年4月10日发生在黄岩岛的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对峙的事件。 16日,菲律宾...
旨在挽救残命的最后挣扎 朝中社平壤9月21日电近来,南朝鲜傀儡军方针对军官和士兵...
事故发生之前你发昏了? 文/龙江老赵 不知从啥时起,一旦出了事故,一些当官的便开始...
伦敦奥运会开始后,总看见电视上的一则广告片,始终没注意广告的内容和商家品牌,甚至...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断裂的原因剖析 题记:本文为原创,作者长期生活、工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