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南都:电视问政 问出的不仅是程序尴尬

时间:2015-01-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admin栏目:时事评说 点击:

  8月5日,湖南经(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视《经视问政》第八期节目播出,节目曝光了衡阳县西渡木材检查站站长和副站长涉嫌执法犯法,违规经销木材。在节目录制现场,衡阳市市长周海兵当场决定将二人停职,舆论自然又起热议。

  电视问政这事儿,不新鲜,但时不时总会有地方上演类似的剧目。地方领导力主创办,相关节目红极一时,往往火药味十足,针对节目曝光的具体民生议题,领导往往当场表态,甚至不惜直接免掉责任人职务。矛盾冲突集中,现场效果好,观众看了解气,一举多得。湖南经视的这期电视问政节目,衡阳市市长也当场决定对执法犯法的两位工作人员先停职,而且会“依法、顶格处理”。

  在一个电视节目现场,市长有没有权力做出这样的处理决定,这是除了为市长点赞的观众之外,另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疑问。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这种忧虑可能在形式上最终会得到宽慰,因为针对具体责任人和事件的处理程序,当地可能会做出完全符合处理程序的决定,名正言顺地让市长的当众承诺与最终的处理结果相吻合。尽管,人们依然可以继续追问,表面合乎程序的决定背后,是否有调查、追责走过场的情况。

  电视问政节目所带给社会、民众的冲击,并不仅是这一点点程序上的尴尬。电视问政给人们的观感,源自政府官员与民众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的直接对话,精心挑选的个案话题,往往也多是便于官员表态、利于即时处理的问题。“刺耳的问题、主持人的追问和嘉宾的直谏,官员的紧张尴尬写在脸上,语无伦次会引来嘲笑,回避问题会招致不满,并通过直播被无限放大”,刺激吗?确实刺激。但这种电视问政的新鲜背后,却更多是民众常态参与城市治理、表达权利诉求的机会不足与渠道不畅。

  事实上,这种真刀真枪的对话、责问,原本可以不仅是电视节目里的“秀一场”,正如另一个电视问政风行的城市———武汉,一位当地人大官员投书媒体所言,“对政府行政作为,我们有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有纪检监察、党委政府的督办系统……但这些监督很容易演化成不解风情的形式主义,沉沦到无关痛痒的文牍主义”。这可能不是个别地方电视问政风行,而是制度性监督失语的真问题所在。细想,以电视节目的形式直播出来的问政场面,远不及较真的人大、政协有力量,而且电视节目观众遴选的随机性,本无法与常态民意代表机制的制度化选举相提并论。同样的道理,不少地方热衷于组建公咨委、临时性征集民意听证代表,以期达到尊重民意的社会效果,但同样对真正激活制度性民意代表机制有畏难情绪。

  当然,这可能也与人大等常态机构本身并不具有专职、日常化的问政设计有关。电视问政这事儿,有总比没有好,在常设性的民意机构无法对日常民生议题有效发言的情况下,有这样的电视节目,让领导在台上也红红脸、出出汗,未尝不是好事。原本属于制度设计的问政设计,引入电视节目可以火爆一时,会否也有那么一天,人大代表质询政府官员,可以真刀真枪、原汁原味地直播起来?


   这篇有关于南都:电视问政 问出的不仅是程序尴尬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2968.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