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南都:从缅怀邓小平中吸取改革的精神资源

时间:2015-01-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admin栏目:时事评说 点击:

  “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穿着蓝布衣服,……最后变成一群绵羊,或者说,一座蚂蚁山。”1978年之前,在来到中国的外国记者的笔下,他们用“蚂蚁山”、“镙丝钉”类似意象描述他们看到的中国及其民众。

  这样的意象似乎已恍如隔世,但也沉淀在无数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而一旦这种记忆被打开或唤醒,“邓小平”这个名字就会清晰浮现,因为在摆脱“蚂蚁山”、“镙丝钉”类似意象、把中国人的生活拉回常态的过程中,邓小平居功甚伟。从这个角度,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到来之际,各地高规格纪念活动中频频出现的“崇高威望”、“深切缅怀”等词汇才能得到更透彻的理解。

  在改革开放中受益并获得常态生活的中国人总是亲切地把邓小平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但邓小平自己却功成不居。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邓小平始终坚持两点:一是认为“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二是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尊重民意”、“面向世界”,不妨认为这正是邓小平所主导改革的两个极其鲜明的特点。

  坚持把中国放到世界的坐标上,真诚地敬重民众的意愿和智慧,对被称为“沉睡巨人”的古老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1992年,邓小平到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国南方视察,对当时的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说:“你们现在是个好机会,你们要抓、要抓,我们国家已经穷了几千年了,是时候了,不能再等了,我们对国家要啊,对人民要爱啊。”炽热的话语中透露的是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深刻的历史自觉。很难相信,没有对人民的爱而能从沉默的大多数中发现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没有那一份历史自觉还能于群体迷狂里看到一个国家的症结,并从而担当起革故鼎新的重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天纪念邓小平,缅怀其功绩,回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为了新的出发。当年邓(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小平从思想解放和生产力解放着手,毅然启动改革,邓小平形象地称之为“杀出一条血路”,而今处于改革主题愈加深化的“深改元年”,改革者的任务也远非轻松。稍加比较不难发现,以往民众的诉求相对单一,而在发展自己的迫切愿望之下又潜伏了惊人的能量,对此只要不予阻遏,因势利导即可事半功倍。而今则时移世易,一方面是利益格局渐成固化,另一方面民众诉求也趋向多元,改革的环境显然更为复杂。

  因此,当人们公认邓小平启动改革的经验可以为今天的改革提供镜鉴的时候,这种“镜鉴”毋宁说更偏于精神资源。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敏锐的历史自觉,坚持尊重民意和面向世界,这样的精神资源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未来,都是中国最可宝贵也永不过时的财富。在不放弃这一精神资源的前提下,仰赖3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物质基础,今天的改革者应该不难找到一条契合人类发展普遍经验的正确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在充满历史自觉的人那里,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才会真实而有力。因了这种责任,中国的前途将更加光明。


   这篇有关于南都:从缅怀邓小平中吸取改革的精神资源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2786.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