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洪乐风:高官“归国潮”源于来去自由的市场化

时间:2015-01-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海外网 洪乐风栏目:时事评说 点击:

  “归国潮”一直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近年来,海归人数一直在增加,2013年有35万海归回国,较上年增加了30%。这其中,企业高管的群体尤为引人注目,比如万科的陈玮,吉利的沈晖,华为的李三琦。他们在海外已经功成名就,拿着跨国公司的高薪,也拥有不错的职业前景。那么,是什么召唤他们“丹凤归巢”呢?从这些个案身上,我们又能找到哪些“广纳天下英才”的路数呢?

  从共性上说,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增进,肯定是重要动力源。但这些大而化之的说法,只是从表面上说明普遍的归国原因,具体到企业高管这些职业经理人,恐怕还没到点子上。搞市场经济,真金白银的较量,要不得半点虚假的道德绑架,还得从市场的自身规律中发现答案、探寻规律。

  比如,万科对陈玮的邀请,更多展现了这家全球最大房地产商的前景。还有的中国国有企业更是直接打出招募海归的口号:加入我们吧,因为我们没有玻璃天花板。在具体的薪酬上,海归高管往往比过去有50%以上的增进。一边是可与旧东家比肩的全球抱负和头脑,一边是决策权更大的职位、回报率更高的契机,如此以市场尊重人才、激励创新的“大磁场”,纵然铁石心肠恐怕也要归心似箭了。

  研究经济理论的都知道,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学、特别是开放框架下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反过来,来去自由的假设也有生动的实践基础。过去,学成回来、报效国家,总靠道德、情感来召唤人。这对技术人才可能有些用处,但对大公司的战略家来讲,未免有些单薄。他们具有学贯中西的视野,乐于在打破国界限制的发展平台上起舞。给这些“海鸥”们更多来去自由的机会,以良性竞争让他们收获职业满足感,这正是中国企业全球揽才、全球成长的最优模式。

  市场经济,给人机会,给人希望,给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反过来,西方企业也在反向吸引、参与人才竞争,特别是对那些熟悉中西方企业文化、还能了解到竞争对手情况的管理者。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人情社会带来的文化冲突,也多多少少阻碍了“海鸥”在国内的长久栖息。

  因此,为归国高管们安心立业(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还需要进一步的市场化、法治化。通过严肃的法治安排,降低高管们留下来的成本,比如在中资企业工作的契约环境,比如创业生活中的人情往来、甚至潜规则,以及遏制空气环境的恶化趋势。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是一句空话,踏踏实实落在企业家成长的舞台上,让“海鸥”们常来常往、常住常新。这一切,往往不为企业掌控,更在于政府的保驾护航。

  (洪乐风,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这篇有关于洪乐风:高官“归国潮”源于来去自由的市场化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2536.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