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活文章网,网上投稿、在线写日记的网站,欢迎在线投稿: 注册|会员登录[已登录?马上投稿]

吴元中:如何破解闻讯拆迁就突击建房的魔咒

时间:2015-01-29来源:我爱我生活文章网 作者:吴元中栏目:时事评说 点击:

  2010年昌平区某村风传要拆迁,村民李某闻风后突击抢建一座3层简易小楼。不想拆迁竟是谣传,李某不但没等来拆迁补偿,连拖欠的工程款在内还搭进去47万元,而且房屋不能居住使用。因长期拖欠工程款不能偿还,李某被告上法庭,近日北京一中院判决李某给付12万工程款。(《京华时报》10月4日)

  李某不但为了抢盖不能使用的拆迁房没有等来暴富,反而血本无归,还另外欠了一屁股债,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在全国性的征地风潮下,说不定哪里会被突然征收拆迁,像李某这样闻讯就抢盖拆迁房者比比皆是,甚至已经形成一种风气。而且,眼下暂时不拆迁不等于日后不拆,所以客观地说,李某虽然有些“倒霉”,但无法把他的抢建拆迁房行为简单地归于荒唐。真正荒唐和需要反思的是,为何明明实施拆迁,反而纷纷加盖房屋?使房子不是为了正常居住使用而盖,而是为拆而建,造成社会财富白白浪费?

  不用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盖拆迁房有众所周知的玄机,即政府征收时不但不按违法建筑进行处罚,而且按照远高于成本价的标准给予补偿,使得抢盖拆迁房有利可图。由此一来,抢盖的违章建筑面积越大,获利就越多,如果老老实实地听政府的话,不违法建房,就必然吃亏,甚至让政府白白地把宅基地征去牟取暴利。劳民伤财地抢建不能居住使用的拆迁房,本质上是被征收拆迁人与当地政府之间的一种利益博弈。

  这样的利益博弈不但因为建了拆的原因无谓地浪费社会财富,助长投机之风并使人们见利忘义造成道德滑坡,而且由于对违法建拆迁房行为不但不处罚反而给予补偿,使得政府行为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可避免地损害政府形象和法律权威,使民众的法律意识更加淡漠……可以说,对违建房屋进行补偿和建拆迁房获取补偿款的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不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现象。无可否认的是,这种现象产生和蔓延的原因不在被(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征收人,而是在于实施征收的地方政府,是他们不理性的征收补偿政策导致。

  而这些政府之所以制定对违章建筑不处罚反倒补偿的政策,实是因为他们实施的征收补偿制度在根子上就存在问题。即明明是征地,目的是获取被征收人的宅基地而不是房屋,制定的补偿政策却只补偿征收土地的附着物—房屋,而不补偿或低额补偿征收土地本身。这种不是按照征收土地面积进行补偿而是按照所附着房屋进行补偿的不当做法,必然促使被征收人想方设法增加房屋面积,以致很多地方在征收前房屋不但建得密密麻麻,在原先的街道和院落上都建起房屋,而且为了减少建房成本,把那些五六层的“高楼”建得摇摇欲坠,工作人员都不敢上楼丈量,只得用楼底面积乘以层数。

  毫无疑问,既然产生这种怪诞现象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征收政策,那么,要从根本上解决突击加盖拆迁房问题,还需正本清源,实施合理的补偿政策,让征收的宅基地主要以土地价值或使用权价值表现出来,而不是非得让其以附着物价值歪地进行体现。也只有实事求是地把补偿费都体现在宅基地上,在此基础上对没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普通合法房屋只补偿成本,而对违章建筑不仅不予补偿,还应当依法严格处罚,才会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为拆而建的不正常现象,使社会回归理性。

  (作者系法律工作者)


   这篇有关于吴元中:如何破解闻讯拆迁就突击建房的魔咒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hiping/82056.html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
点下广告增加做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