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在读研究生合开“六味面馆”,尽管经营仅4个多月,就因种种原因陆续抽身退出,但却因此引发了人们对研究生该如何创业的争论——— 向来喜欢炒作新闻的成都随时都有可能爆出“新料”:去年年末一度被当地媒体炒得异常火爆的“研究生面馆”,开业不久就因种种原因,6名研究生陆续抽身退出。 目前,由于面馆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和经营欠佳的状况,投资人已准备公开转让。这家当初在成都号称“第一研究生面馆”的餐馆仅仅经营了4个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场。 实际上,“研究生面馆”从一开始,就在当地引起了很多争议。 雄心勃勃要开20家连锁店 自古君子远庖厨。但在四川成都继某高校三位在读硕士开连锅汤餐馆之后,去年12月24日,该市另一所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声称自筹资金20万元,在成都著名景观———琴台故径边上开起了“六味面馆”。 据此间媒体报道,这6位研究生股东均是该校2003级在读研究生。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窗姐妹”的一个综合体。 6位在读研究生没有去选择结合专业学科的科技创业,为何单单选择开面馆? 对于人们的疑问,当时他们的一致回答是,由于这是他们读研究生的第二年,课程不多,更多的想法是进行社会实践,于是不约而同选择了创业。而“开面馆本小、利薄、消费量大,最适合初次创业的人!” 他们还称,开业前两个月,6个人曾分头到成都大街小巷的面店去“明察暗访”,两个月下来,先后跑了几百家面馆,吃了一千多碗面。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成都的快餐吃得最多的还是面条。 由于准备充分,加上当地媒体的提前介入,“研究生面馆”开业当日生意火爆,仅中午时分就进账1200多元,晚上又卖出400多碗面。 财源滚滚也让6位研究生兴奋不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6位研究生甚至跃跃欲试,声称要在五年内开20家连锁店,到时候跟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一比高下。 6名研究生先后退出 对这6位研究生的雄心,当时就有行内人泼了冷水。 在成都李家沱小区开了5年面馆的陈先生说:“我这个铺子60多个平方米,一个月的营业额才有2万~3万元,房租开销3500元,原材料10000多元,煤和其他一些杂费要5000多元,另加税费两三千元,我都感到压力不小,赚不了多少钱。如果这些在读研究生像他们所说的还要搞什么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那么原材料价格肯定要比普通的高一倍,想赚钱我看玄得很!” 而事实上面馆开业头几天生意十分火爆,但却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今年3月31日,在面馆生意日渐趋于冷淡、并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一位年青商人站了出来:“我才是面馆真正的老板!”他承认,所有投资全是他一人出的,6名研究生只持有一定比例的干股。 据这位投资人称,他与其中一名女研究生是朋友关系。有一次,大家谈到做餐饮时都来了兴趣和劲头。6名研究生也称,凭借他们所学知识,搞一家连锁餐饮店挑战洋快餐也许“很有前途”!于是,双方随后商议决定创办集“酸甜苦辣咸鲜”为特殊口味的“六味面馆”,面馆由他全额出资,绝对控股;6名研究生负责面馆日常具体管理,以此占有一定干股。 他又说,原本想以“研究生”之名来制造广告轰动效应,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人预料。“研究生面馆”开业不久,6名研究生就一个个被学校领导找去谈话,要他们在学业和面馆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退出,要么退学。 很快,面馆开张没几天,6人中就有两人匆匆退出。春节后,剩下的4名研究生基本上就再没有去过面馆。“六味面馆”也就陷入了无人经营管理的状况,这位实际投资50万元的年青老板只好另聘经理。他说:“我理解他们的难处,不可能为此丢了学业!” 争议一直没停 实际上,从“研究生面馆”一开张到陷入艰难维持,在当地就一直处于热议的旋涡之中。 成都人才市场交流部负责人、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杨庭开认为,学食品的搞食品,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成功率比一般人要高。 但他也忠告在校学生,应当以学业为主,如果只顾创业荒废了学业,那创业的代价就太大了。 成都佳灵电气制造公司总裁吴加林说,在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市场又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研究生开面馆、博士生卖肉都是一种必然现象,至于这样的选择究竟能不能做好,最终还是风险自担并由市场说了算,没有必要对此大惊小怪或加以什么指责。 但也有人不这样看。四川省教育厅高校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研究生开面馆实际上是一种参与社会实践的创业“错位”,其思想根源是受当前教育和社会过于追求功利的影响。 他说,研究生教育完全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精英教育”,所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都十分明确。另外,这6位同学都还属于在读研究生,所学课程本身就比较紧张,指望“鱼和熊掌”兼得不太切合实际。 他希望在读研究生务必抗拒外界诱惑和社会浮躁的影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所接受的“精英教育”的方向和目的;即使是创业,也要守住符合“精英教育”方向和目的这个“本分”。 这篇有关于大学生该如何创业:硕士开面馆是否创业错位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chuangyegushi/3771.html |
虽然浩浩改革大潮在我国历经了二十多载,但是毋庸置疑,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还...
这是一个至今还在打拼的年轻创业者真实的创业历程。他历尽艰辛,从一无所有甚至要去拾...
★★★一降再降★★★ 在台湾,选手牌的运动用品物美价廉是出了名的。甚至令同行也红...
谁是让人钦佩的人?这个话题,我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觉得,能为社会创造...
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创业仅1年就获得成功的女性约占90%,男性创业1年成功率仅为5...
1997年8月,一个高中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又不甘心在家务农的川妹子,含泪离开四川广...
王丽2003年从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母校附近的商业街上开一家书店,这样既找到...
杭州建德市的潘秋梅经营着一家饭店,十多年来生意一直非常红火.她在上海经商的丈夫也...
如今多半时间仍在新都猪场边简陋床铺休息的龙波想告诉大学毕业生,别把自己看得太高才...
张良(化名)每天都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出手刚刚接手几个月的煤矿,作为小煤矿经营主,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