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职业生涯一个关键时刻,我们也许选择停步,在这次竞赛中黯然承认失败;也许力不从心被重重绊倒,伤痕累累;或者,调整速度积蓄精力,努力坚持到底。 每个优秀的运动员都会面对超限疲劳的问题,只有不断超越自己能力极限的人才有可能攀上最高峰,也许在挺过极点之后,重又找回原来轻松自如的竞技状态。你是否已达到你的职业极限负荷,又或者已克服一个又一个极点,还是正在极点上挣扎?小心这一道跨不过的职业百米栏。 再跨一步何其难永远达不到的目标 李先生(电信企业,26岁)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以高淘汰率著称的企业。为什么?因为领导会给每个新人制定一个远远超出他能力的目标,然后逼着他不断地向目标前进。近一半的人受不了这种残酷的培养方式,自动或被动地出局了,我觉得我们单位的许多人都快到达极限负荷了。 一次,领导交给我一项程序设计任务,里面有许多新名词我连见都没见过。我动用了全部的知识储备,甚至临时抱佛脚,打电话回学校向老师请教,买相关的专业书,在短短的时间里硬啃出来。那两个星期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整天脑子里有无数数字在乱蹿。 手忙脚乱地完成这个课题,我长吁一口气,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不,事情还没完,没过多久,主任慈眉善目地走过来,手里握着一份资料,“小李,上次的任务完成得不错,现在又有一个新课题,交给你做,一定要做好呀。”我睁着还没完全褪掉血丝的眼睛,一阵头晕目眩。 迟早会倒下 萧先生(广告设计,26岁) 晚上八九点才下班是常事,如果一个设计方案通不过,通宵熬夜也很正常。这两个星期我们接了几单广告,部门里4个人天天加班,没休过一天。 现在还撑得住,在完成一个又一个广告策划后,那种成就感抵消了辛苦。累吗?当然累,通常我是忙上几个月,休几天假,在那几天假里尽情地放松。 没有新点子,没有新策划,就意味着我的职业生命的死亡,我必须不断地挑战极限。但是这种超强度的工作,只能在年轻的时候受得了。在几十个小时连续盯着电脑,两眼又干又涩的时候,我会惊恐地想起“过劳死”这个词。 页次:[1][2]下一页 可怕的无力感 徐云霖(IT公司职员,25岁) 你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吗?一种无力的感觉,感觉到生活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什么事都不想干,没有事情可以让我再期待,没有事情可以让我再希望,万念俱焚,希望可以马上进入“下一个轮回”。 整整两个星期,一天七八个小时的口沫横飞,躺到床上累得拿水喝都没力气,却眼看着工作成果付诸东流。那是我记忆中达到极限负荷的一次。 我们是做校园网软件的,卖给学校后要给老师们两周培训。我的观点是既然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做到自己心中的最好,要不然不如不做。花了大量时间准备教材,在讲课时花样百出,但是对象都是老师,他们哪里会很认真地听呢?我在讲台上站了两个星期,浪费了无数口水,不光身累,更是心累。 于是一向对工作满腔热诚的我突然出现了那种意识真空的状态,我想这就是达到极限负荷后的一种结果吧。 再难也要跨过去跨过去前面是晴天 黄女士(某外贸公司经理) 在创业初期的时候,我接了一项外贸产品的加工定单,公司就我与老公两个人,连跑腿的都没有。 一连几天几夜没睡觉,还要处理与厂家、客户的关系,觉得整个人都像燃烧起来一样,所有的潜能都被逼着发挥出来,纯粹靠着一股精神支持了下来。 回顾那段日子,觉得非常难得和宝贵,为我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有栏可跨是幸运 浪人(公务员,35岁) 从我的角度,我从来没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从开始工作,我就在计划体制内,有的是对我工作能力和实力的限制。所谓带着镣铐跳舞吧。我从来没有对工作有百分百投入的时候,更多的是像鲁讯所说的,侧着身子战斗,因为要提防从不同方向过来的暗流。 我对那些可以感到工作和能力极限的人深表羡慕,不知道我今生是否还会有这样的机会。 这篇有关于当遭遇自己无法突破的极限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zhichangzhinan/3479.html |
第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
把简单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日本东京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为客商购买车票,...
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1.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人在职场想要过的...
多待10分钟,不一样的人生 10分钟很短,但10分钟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每天坚持读书1...
言多必败,做人少说话,多倾听 智慧启引:言多必败,这是母亲从小对我的教导。我发觉...
职场少走弯路的10条忠告 1.职场少走(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弯路的10...
与上司叫板的智慧新方法 毫无疑问,和上司叫板需要勇气。如果你同时还不希望被解雇的...
职场:5个步骤迅速脱离低薪族 心理导读:你对目前的薪水满意吗?工作多年后,你的工资...
人在职场,不得不具备的一些优秀品质,本人才疏学浅,但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摸索,总结了...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会议中的表现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