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胸怀着誓与父辈们生活方式相决裂的愿望,却因刻意地脱离陈腐而走上了一条不知所措的迷途。外表与行为上追求不拘一格的个性,心里却被从小所受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封锁,我同父辈们一样,在心里暗藏着沉重的责任与义务。 我曾强烈地需要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不惜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论对错,只说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沉浸在网络、电影与阅读中徘徊不前,“宅”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犹豫不决,在虚拟的空间里营造自己的生活境界,让我失去方向,在无数孤独的时间里,我有了任何年代的人都有的后悔。 我总在不停地重复地说着郁闷,郁闷,到底因为什么,有时候并不清楚,理不清头绪,找不到根底。我总想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坦然与执著,却在私下里不停地反思,为什么非得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我们一面向人们证明我们多么的无所谓,多么的心无旁骛,却又常常在心里无数次地患得患失,感慨自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总想寻找到真正的爱情,为爱付出许多,却又有着自己的不容触碰的自私与狭隘,开始很美丽,结束没道理。爱情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告诉你,到底能不能以爱的名义坚持到底,自己也没有底气,或许哪一天,差不多就可以了,能将就就将就了,只说自己从前幼稚得可笑。我在找自己爱的人,在心里装着曾经爱的人,在落寞的时候回忆曾经错过的人。我一边信守非爱不可,一边在现实面前溃不成军,生活于物质大潮中的我,早已被物质冲昏头脑,在房子与面包当道之时,爱情能当饭吃吗?后来,我承认,爱情不能只有爱情。 80后读的书越多,结婚越晚,考虑得越多,越是有所畏惧,我的许多同龄发小,初中毕业便出外闯荡,在父辈们结婚的年龄里结婚,一样生活得很好。在我为婚姻扫除一切负担的同时,婚姻本身已成为一种巨大的不能承受之重。 我缺少真正的朋友,我的朋友似乎只是在玩乐的时候才相聚,我们似乎只是淡淡地交往,漂泊决定了朋友的质量注定无法如知音般一生相望。我寄希望于从前一起经历过患难般读书考试的同学朋友,可是,能走在一起的,几乎稀有,通过几封电子邮件或者勉强的QQ语言,总是意犹未尽,欲言又止,对于对方的所处现状的无法感同身受,也就没有了坦然相诉的土壤。而我的父辈们,他们和他们的发小从小在一起生长,在相似的年龄里做着相似的事情,在相似的年龄里结婚,互相庆贺互相帮忙,他们是真正的发小,他们是群居动物,而我不是。和我在同样的年代出生的儿时伙伴,细细一想,十年前我们已经杳无音信,我甚至已记不清他们的样子,脑子里依稀记得儿时的单纯模样,我对他们的所有信息来自于我们的父辈之间的联系,他们结婚了,我只是说声:“知道了。”继续追问下去,能得到的也许只是一个电话号码、一则短信,或者一个QQ号,让人觉得恍若隔世。 我们80后不知从何时开始热衷于在一串号码的掩藏之下,表达自己的哀乐喜怒,我们的QQ几乎每天都在线,却总是如不在线一般隐身成灰色,我们潜伏着,只为等待着自己希望出现的那个人出现,而对方或许也是这样想,我们想说,却不是对每个人都想说,QQ弥补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尴尬,我们“见面”了,却不一定要说话,遇到想说的人成“话痨”,遇到不想说的人则沉默。 我们以品牌论个性,以成败论英雄,以倔强充坚强,以任性当勇气,蜗居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知天高地厚,所谓“宅”就是“窄”,年龄上早已成人,心理却幼稚得可怕。太多的自由与选择使我们的青春充满浮躁与肤浅。当青春的岁月在我的指尖悄悄流逝的时候,在我开始奔向30岁的时候我突然有点恐慌,担心若干年后,当我回忆起我的青春年华时,能记起的只是一片的暗淡。文章整理:佟晨绪 QQ:276906657 这篇有关于80后的我们,需要反省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wangluorizhi/3154.html |
越来越喜欢在凌晨之后写文 写得越多想得越多 黑眼圈越来越严重 好像白天怎么睡也弥补...
没有我战无不胜之人,没有我做不到的。这是曾经的想法,如今已经遗失在流年里。 今天...
我觉得其实每个人, 对于 青春 概念不一样, 也许有的人认为青春就应该是做自己想做的...
记得自己非常喜欢写时间、写过去、写回忆。 每一次的经历, 总能翻出相似的过去, 却...
爸妈 你们 辛苦 了 谢谢你们从我刚出生把我养这么大 爸妈 你们辛苦了 谢谢你们给予我...
从学会 抽烟 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在需要任何人来安慰,嘴角勉强撑起一丝微笑,伪装,掉...
写给那-纯纯的、淡淡的 童年 : 小时候有2毛钱是很厉害的。会买两根汽水、一根送给她...
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女孩,不再是那个为了爱情而死去活来的,似...
当你坐在公交车上看到我是你的表情是怎样的,惊讶的?无奈的?都有可能。我只想说你不...
就这样路过了时间,在岁月的尽头轻抚流年的的足迹。暮春三月三,我路过江南,打马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