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上,庙宇多多,确实殊胜。每日里,到庙里参拜,供奉,烧香拜佛的真叫络绎不绝,尤其几座名刹大庙,每次看到,差不多都是人满为患。不在节假日,平时,似乎也这样。有的人,跪倒在观音菩萨像前,好久好久不见起来,不知道那心里有几许诉求几多夙愿? 好几个庙,我也进去,但没烧香也没磕头。 庙门并非佛门。释迦牟尼成佛后,没有建庙,讲经说法是借用别人地方。有些时候就是在野外的草地上,大家坐在一起,而且,听讲的人很多,经常是一两千。金刚经说,佛在舍卫国,吃饭时,著衣持钵,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弟子一起依次排队,挨门乞食。 所以,佛敢言众生平等。 观音道场示现世间,自然会有世间相,也无可厚非,但我没去细想。 引起我兴致的是西天门山间,一条窄窄的路旁,一个小小的庙宇。 又是一个不可思议,真的神奇。 前面一个,是那宏伟的摩崖石刻:海天佛国;这很有佛家境界的刻石,竟然出自一位军人。而眼前的这座庙,原来叫梅福庵,现在称梅福禅院,居然也是因为一位军人;是为了纪念他,他的名字就叫梅福。 梅福生活在西汉,时任江西南昌都尉;汉代都尉为武官,职能跟级别可能近似于时下的县武装部长。 佛家戒杀生,连苍蝇蜈蚣都不让碰,要放它们走。军人,职业的特征便是杀人;而且不是一个一个的杀,是批量的杀,大规模的杀。 一个凡人,一介武夫,既非菩萨更非佛,其名其姓竟作了佛家寺院的名号,跻身于这声名显赫的观音菩萨道场。 详细的记载找不到,只有梅福辞官归隐一说,是在王莽起事,祸乱全国的时候。这位曾经的地方武装部长自己放下纱帽最后来到普陀山,在这里炼丹修道,直到去世。梅福在世期间,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他的修炼只能是道家还有儒家,或者二者兼修。 我想,梅福在山上,除了潜心修炼三省吾身之外,定然还做了不少实事善事好事。否则,死后,岛上居民不会专门给他修建纪念地“梅福庵”;还将他曾经住过的山洞,炼丹和饮用的山泉保护起来。(我爱我生活文章网:www.52mylife.com) 如今的梅福禅院就是在原来梅福庵的旧址上扩建的。 我站在那里,别人看去定然是发呆,自己却仿佛有了穿越般的感觉。 穿越这个词,来自当代欧美。就像灵魂这个词,最初也出自西方。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先哲们将灵魂纳入哲学研究,两个古典哲学学派的领军人物尖锐对立,但都同时承认灵魂的存在。分歧在于,一个认为灵魂是物质的,一个说不是。 灵魂能否构成一种信息场,我当然不能论断。不过,这一刻,也的确有石刻碑记恍若眼前,粗粝但清晰,是对梅福在此断恶修善的一种纪念和肯定。 这是看不见的石刻,深深刻在人的心里。 当初的“梅福庵”到底什么样,今天的人也没见过。梅福禅院最初由明代住寺僧人打造,僧人所建,当然是寺庙;但“梅福”之名,一直沿用下来。 梅福禅院里供奉的菩萨,是阿弥陀佛。 佛教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称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为三圣至尊无量寿佛,佛界人士言:位置与佛主相当。 是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不过,仅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来,梅福在普陀山僧人中的地位,非同寻常。 这篇有关于“梅福庵”前的沉思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suibi/6324.html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
一次不是很偶然的机遇让我找到了你,不是很自然的的话语我们走到了一起,在一起的喜怒...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盲目追求财富和权力,因为幸福的三要素是自由、...
生活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面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
或许你在埋怨身边的她不够温柔贤惠,没有妖娆的身材和迷人的容颜。或许你在埋怨身边的...
心灵的震颤总是不经意的从心底擦过,easy洒脱的心灵如云朵般将我轻轻弥漫:时光的飞逝...
二十岁左右的我们,走在青春的路上,都将会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越走越远。 偶尔也会...
很久没有上来逛逛了,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也许人的心情就不同了。 总想留下点什么,...
又一次在凌晨开始一段幻想的旅程。梦里的你啊,愿意支持我吗?春天来了,来的那么迟,...
任手指轻拨琴弦,任音乐淌过心田,只是那或浅声低语,或嬉笑清唱,如翩翩蝴蝶在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