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知恩报恩,该感谢的感谢,这是为人处世应当注意的基本原则。有些你身边的人看似没有帮你什么,甚至还帮了你的倒忙,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则是帮了你,你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去感谢他们。 感谢不愿帮你忙的人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做到对帮了自己忙的人给予必答谢。但不少人却不知道如何对待不愿帮你忙的人。通常的情况是再也不愿意和人家交,再也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甚至怀恨在心。 其实,这是一种心胸狭隘的表现。谁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困难去求助别人,没有得到帮助你会感到非常尴尬,心里特别难受。但难受过后你应当反省,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记恨不愿帮你忙的人。相反,对有些不愿帮你忙的人,还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表示感谢。 有个刚毕业的同乡,不远千里专程来到我所在的部队,向我表示感谢。一开始我感到很惊讶。自己并没有帮他什么忙,感谢我什么呢?原来,他在念书的时候,四处托人找到我,想让我帮忙让他到部队来发展。当时,我没有帮他这个忙,只是对他说:“你如果真想到部队来,可以通过部队到地方招毕业生的正常途径,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才是正道,走出来的路才是愿望,这样才是正道,走出来的路才是属于自己的。”后来,这个生虽然没有能够到部队,但他靠自己良好的素质,南方某大企业到他们学校招聘人才,他被招去了,现在的工作环境、报酬都很好。他说,他要感谢我当时对他说的话,也要感谢我当时没有帮他的忙。 不愿帮你忙的人,使你懂得了这样的道理:自己的困难只有自己解决,才能真正挺直你的腰,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要简单地认为只有帮过你忙的人,才是有恩于你的人,才是值得感谢的人。 感谢看不起你的人 不管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把你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甚至会对你挖苦讽刺。别人看不起你,你必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需要清醒地认识你自己。 战士李平来自农村,刚跨入军营的时候,连队干部安排他和另一名新兵毛刚一起出一期黑板报。毛刚是从大城市入伍的,对他这个农村入伍的兵带着一种看不起的眼光说:“你出黑板报怎么样?如没我出得好,你就不要出了。”一听这话,李平就上了火,刚当兵怎么遇上了这么傲气的人。一个傲气,一个不服气。于是他找到连队干部,要求一人出一期黑板报,比试比试谁出得好。结果,他出的一期板报确实没有毛刚出的有特色。李平从此认真学习,后来成了队里的文艺骨干。好多年过去了,李班说他一直对毛刚心存感激,那件事成为他不甘懈怠、不断进取的一种动力。 感谢让你受委屈的人 记不清是哪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两句台词:“愚蠢的人为了盲目地去死,聪明的人为了委屈地活着”。日常生活中,你的所作所为,别人能够理解,能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得到适当的褒奖是件好事。但同时也要能经受委屈的考验,坦然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信任。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天,林肯总统在霍尔姆斯上尉陪同下视察前线。上尉在战壕里指着远处敌军的阵地介绍情况,总统偏要到战壕上面去看个究竟。这时敌军突然打来了一梭子子弹,霍尔姆斯一边抓住总统的手把他拖下战壕,一边大声训斥:“你这个笨蛋,想死啊!”语毕,上尉自知失言,冒犯了总统,这还了得,非要受纪律处分不可。谁知分手时,林肯温和地对他说:“上尉再见,今天能够听到你像和一位普通公民那样对我讲话,我感到非常高兴。” 别人给了你委屈,你可以退一步想,或者替他人着想,感谢给你委屈的人,要保持一种正确对待委屈的,能屈能伸地对待委屈,用理解对待别人对你的误解。应该清楚地看到,即使有人给了你真的委屈,也是有对你有利的一面啊,起码可以让你在受委屈中走向成熟,在宽容别人的时候同时孕育着。 感谢使你遭遇挫折的人 逢年过节大家都相互祝愿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其实这只是一种的愿望,现实生活中不顺心的事、磕磕碰碰的事总是会有的。遭遇挫折看起来是件坏事,但同时又可能是好事。人们常说,是之母,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王倩到一家日资公司公关部去应聘,经过反复淘汰,最后只剩下5个比较优秀的,由日方层会议决定聘用谁。公司人事部门让这5个人回家等消息。几天后,他们5个人都收到该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内容是:“经公司研究决定,你落聘了,但我们欣赏你的学识、气质,因为名额所限,实在是割爱之举。公司以后如有招聘名额会最先通知你。”王倩为自己找工作又遭遇了一次挫折,感到十分伤心,但她还是花了两分钟,给那家公司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感谢该公司给自己一次面试的锻炼机会。没想到,感谢了一下给自己挫折的对象,很快得到了回报。两个星期后,王倩被那家日资公司正式录用为职员。 这篇有关于感谢看不起你的人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lizhiwenzhang/6506.html |
有一座山,高耸入云,飞鸟难越,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高。山前山后有两条路可供攀登,前山...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
从前有一个老农夫,临终时希望将一项重要秘密告诉三个儿子。于是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床...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不作为,或者麻木地知道。从求学阶段开...
成功的公分母 ALBERT 是一位知名的保险公司负责人,曾经以「成功的公分母」为题,作了...
经历促人进步。这是一个不断冲锋、碰壁、再重整旗鼓冲锋的过程,遇到过大企业的高管撕...
一直以来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一直在寻找的方法,看书,听课。拼命地学,虽然我现在还...
旧约圣经:「懒惰的人啊,你去观察蚂蚁的动作,便可得到智慧。」 很久以前的从前,有...
以下是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之前我应郑州一好友的邀请写的一篇有关读书或读书心得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