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罕参与大、小的创业过程,对於新经济的创业风潮,有非常深入的观察与体会。 在这一次的网路泡沫后,我们特别请教纳斯罕,请他由创投的角度,分析网路未来的发展趋势;请他由创业教练的角度,分享硅谷的创业经验;更请他站在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创业者的角度上,分享到底该如何看待失败、如何从失败中学习的心情。 Q:许多网路公司将他们的业务重心从内容移转到系统,从B2B到B2C,就您以创投的角度观察,网路的下一波热潮是什么? A:下一波叫作“Evernet”,人们不论身在何处,使用哪一种工具,可以和任何人进行沟通。这是一个新的纪元,网路时代就要宣告终结,届时,沟通工具会超越呼叫器和手机,并且转换到一种新的沟通模式,会有更多的创业公司会出现,许多会成功,至於台湾会有多少个,很难说? Q:谁是下一波网路经济的赢家? A:在“Evernet”时代获胜,需要凭藉着一种“独家秘方”,就像老祖母有她祖传的食谱来烹煮你最爱吃的食物。另外,在“Evernet”时代,需要精确的创业行销,从零开始,讲究绝对原创的点子。 Q:对於想要成功的人,网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战场,但是还是有许多家企业失败了。就以你辅助创业公司的经验来看,许多创业公司的老板应该从这一波大震动中学习到什么?员工该学到什么? A: 第一、时代不断转变,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无所谓好或坏。 第二、每个创业公司应该在一开始有绝佳的“独家秘方”,然后持续地变革,让企业的体质变得更强壮。许多亚洲的创业公司都是别人创意的跟随者,很难生存下去,台湾的创业公司可以引以为鉴。 第三、创业的行销策略没有创意,做得比人家快或便宜,并不会让你成为赢家。第四、只有放眼全球,你才可能在“Evernet”时代生存。 Q:创业公司在初始阶段常犯的错误是什么? A:亚洲的创业公司常犯的典型错误有3点: 一、贪婪:创办者手持大多数的股票,因此找不到他们需要的顶级人才。 二、只看重本地市场而忽视全球市场:企业创办人应该在第一天就想到美国市场和亚洲市场。 三、没有原创的市场策略:你必须要开创新的疆土,如果只是别人的跟从者,不论你的速度再快、再便宜,都不太可能成功。 Q:我们相信人们将可以将失败化作企业成功的动力,你有什么例子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A:发明PalmPilot的杰夫霍布金斯(JeffHawkins)。当他的策略夥伴无法支援他掌中型电脑的方案,他放弃了这个方案,将重心转向另一个方案,独自承担PDA的制酌戴程,即使他的创投人都抛弃了他,但是他最后还是成就了有名的PalmPilot。 Q:我们强调,比例很少的人,能够将好点子成功地转换到企业的经营上,大多数人都得面对失败,就一个创业创办人的立场,您如何看待挫折和失败?什么是失败?什么是成功?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A:失败是硅谷成功的秘密。9成的创投的创业公司都无法公开上市,硅谷的人不论在媒体,或是公开场合都会以开放而透明化的心态来谈论这些失败的例子,他们从失败中学习。在硅谷失败就是成功,不肯谈论你的失败才是失败。失败让人们承认自己不够完美,而且犯了一堆错误,这在高风险的创投创业企业中是很重要的。人们必须彼此公开地分享失败的经验,因此他们可以学习。就像骑脚踏车,第一次骑总是不太顺手。在硅谷,午餐时间人们常用来交流,如何从别人失败的例子学习,如果只是赢得侥幸,对我们其实没有真正的收获。 Q:你提过全球市场,对我们而言,不管是在网路或是电脑的领域,其实非常困难,台湾大多数的网路公司仍然将重心放在本土市场,将重心放在台湾消费者的需要上,是否有可能成功? A:创业公司如果一开始只做小区域的生意,他们必须要有非常清楚的焦点,确定他们能独占鳌头,即使外商想要介入都无力可施。如果这家小辨模的本土创业公司无法发展出某种有力、独特、无法复制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非要你不可,否则在没有“独家秘方”的状况下,要生存是件很困难的事。我刚刚和一家世界级的网路团队通过电话,他们的状况很惨,这样的情况将不是少数,他们的墓碑将这样写着:他们的开始是因为充满热情,他们的结束是因为没有“独家秘方”。没有“独家秘方”,就没有成功、荣耀,有的只是另一场葬礼。(投资的银行家会称之为“并购”) 这篇有关于不敢谈失败,才是失败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lizhiwenzhang/21205.html |
有一座山,高耸入云,飞鸟难越,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高。山前山后有两条路可供攀登,前山...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
从前有一个老农夫,临终时希望将一项重要秘密告诉三个儿子。于是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床...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不作为,或者麻木地知道。从求学阶段开...
成功的公分母 ALBERT 是一位知名的保险公司负责人,曾经以「成功的公分母」为题,作了...
经历促人进步。这是一个不断冲锋、碰壁、再重整旗鼓冲锋的过程,遇到过大企业的高管撕...
一直以来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一直在寻找的方法,看书,听课。拼命地学,虽然我现在还...
旧约圣经:「懒惰的人啊,你去观察蚂蚁的动作,便可得到智慧。」 很久以前的从前,有...
以下是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之前我应郑州一好友的邀请写的一篇有关读书或读书心得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