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兰出生在农十师184团,兄弟姐妹5人的家庭,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直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着“创业赞歌”,她是克拉玛依星星大酒店总经理熊玉兰。 创业从打工妹开始 熊玉兰7岁那年,全家10口人,全靠父亲每月109.56元的工资生活。10岁以后,由于经济条件更差了,家里的重担渐渐地都落在了她一个身上,像哥哥姐姐那样上大学的愿望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熊玉兰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1986年,17岁的她来到乌尔禾一家小饭馆打工,后来熊玉兰自己在乌尔禾盖了间取名为大华的饭馆。由于房屋拆建,只干了一年多,大华就关闭了。再后来她又来到克拉玛依,又找了份饭馆打工的活。一边打工,一边学理发。1989年5月1日,她的“美丝特”发廊开业了。由于技术不过硬,她的理发店仅维持了半年就关门了。她苦恼极了,一遍遍地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我是能干的!” 1990年春天,熊玉兰听说到福海贩鱼能赚钱,便兴致勃勃地加入到贩鱼的队伍中,每天天不亮,她就要想办法搭便车赶到福海去收购鲜鱼,然后在搭车回到霍什托洛盖和184团场卖鱼。一天下来,浑身上下一股鱼腥味。但贩鱼这活儿最不好把握,进少了不够卖,进多了又卖不完,第二天鱼就臭了。辛苦了了大半年,几乎赚不到什么钱。她的心渐渐地凉了:“难道我真的一事无成?” 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夏子街油田要大会战了。她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可话一出口,就遭到父母的反对:“夏子街在戈壁滩上,风吹沙土跑,你一个姑娘家,能跑那地方去?再说,职工肯定有自己的食堂,谁会到你的饭馆去吃饭?”为了给父母证明她能成功,她将自己家门前的杨树、柳树锯掉,又东借西凑了2000元钱,算是给饭馆的投入。戈壁滩上没有水,会战职工的生活用水都是靠车拉。熊玉兰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到184团,再搭辆水罐车到夏子街,为的就是要点水。 就这样,熊玉兰的“浩海一家”开张了,意思是:在茫茫戈壁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亲如一家。为了减少开支,和面、发面、掌勺炒菜,她一个人全包了。“顾客们吃了我烧的菜,连连夸奖,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渐渐的,“浩海一家”的名气大了。有时一天的营业额最高可达2000元。 挑战自我 3年后,夏子街会战即将结束,她面临着新的选择,目光重新瞄准了油田经济文化中心——克拉玛依。1993年5月18日,“星星酒家”在克拉玛依第四中学校园开张了。从小饭馆到“酒家”名字变大了,经营难度也变大了。“我知道创业道路只有前进没有退路。无论如何都不能垮的。”她毅然决定亲自上阵。每天抽时间跑到其他酒店点几道新菜品尝,把酸甜辣的程度都熟记在心。付完钱,快速跑回自己酒家的后堂,抡起锅铲照葫芦画瓢,没多久,清蒸鳗鱼、红烧排骨、酸辣蹄筋等菜都在她的掌勺下做得色香味俱全。 3个月后,她的生意开始火爆起来,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其他酒家和餐厅的相继开业,她的酒家又开始出现亏损。熊玉兰继续走下去就得想新招,她寻找差距,扬长避短,毅然决定要做大,要建一个自己的大酒店,她开始四处奔走,筹集资金,最终以20%的利息借款40万元,弥补了资金缺口,随后投资200万元,在克拉玛依园林路修建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星星大酒店”。 1996年11月18日,“星星大酒店”开张了,熊玉兰的梦想再次张开了翅膀。在一次次的调整和改进后,“星星大酒店”有了自己的顾客群。 回想20余年的创业历程,熊玉兰感叹,“因为我经历过太多的失败,现在反而很平静。” |
有一座山,高耸入云,飞鸟难越,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高。山前山后有两条路可供攀登,前山...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
从前有一个老农夫,临终时希望将一项重要秘密告诉三个儿子。于是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床...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不作为,或者麻木地知道。从求学阶段开...
成功的公分母 ALBERT 是一位知名的保险公司负责人,曾经以「成功的公分母」为题,作了...
经历促人进步。这是一个不断冲锋、碰壁、再重整旗鼓冲锋的过程,遇到过大企业的高管撕...
一直以来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一直在寻找的方法,看书,听课。拼命地学,虽然我现在还...
旧约圣经:「懒惰的人啊,你去观察蚂蚁的动作,便可得到智慧。」 很久以前的从前,有...
以下是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之前我应郑州一好友的邀请写的一篇有关读书或读书心得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