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之:那些成功的人士之所以成功,一定有道理,一定有方法,也一定有原因。要做菜要先学做菜,要打网球要先学打网器球,要成功为什么不先学成功学呢? 要成功要研究成功者为什么成功。如何成功,他如何运用时间,他有什么想法跟别人不一样,他有什么伟大的目标,他到底如何做计划,他成功的策略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朋友。 [案例]成功者的智慧来自何方? [1]成功者不断地搜集资讯,他们相当善于掌握信知; [2]一个成功的人会不断地学习别人的经验; [3]一个有智慧的人,会不断地自我反省。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陈安之:成功者的智慧内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成功者不断地搜集资讯,他们相当善于掌握新知;第二个,一个成功的人会不断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因为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学习别人的经验;第三个,一个有智慧的人,会不断地自我反省。 [案例]姜伟的2:20. 飞龙集团董事长姜伟曾成功地把延生护宝液撒遍全国各地,后来姜伟又成为企业家反思的对象。姜伟成功的经验有两条:一是广告;二是销售网络。 飞龙失利后,姜伟又把失败的教训总结为20条,诸如盲目实施多角化,管理不善,用人不当。 成功往往有一条理由就够了,而失败却由多种因素促成。 *掌握成功关键 陈安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它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要做好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成功关键,大概不会超过六个。找出这六个关键要素,并且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好,再加以组合,拟订一个计划来,就能在你的行业出类拔萃。 [案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诀窍。 西南航空公司的设备与其他航空公司的一样,但他们的生意却特别好。当他们进行一项改革后,三个月内运输总量比上一年增长4620%. 西南航空公司之所以能创造这样的佳绩,用总裁赫布的话说,就是使飞行"便宜、快捷、有趣". 高生产率取决于员工的奉献。别的航空公司清仓再装满一架飞机需要一小时,而西南航空公司只需要20分钟,赫布说:"不同点在于,当飞机进入机场时,我们的员工是跑着去迎接的。" *赚有钱人的钱 世界上大多数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有钱人的钱比一般人的钱容易赚。 [案例]犹太商法:22:78. 氧气与氮气的比例是22:78;内其他物质与水的比例是22:78,22:78是大自然神奇的法则。犹太人发现,世界上富人与普通人的比例也是22:78,而富人的财富与一般人财富的比例则正好颠倒过来,即78:22.所以,要赚钱就赚富人的钱。 *选择明确的目标 拿破仑。希尔:许多人埋头苦工,却不知所为和来,到头来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边,却为时已晚。 目标必须是长期的。特定的。具体化的。远大的。 [案例]百岁老人为什么长寿? 一位医生对活到百岁的老人的共同特点做了大量研究,他惊奇地发现,这些寿星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没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他们都有人生目标。 *建立心目中的成功图象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心目中不仅有成功的目标,而且有成功的图形。成功的图像给追求成功的人以形象化的。更具亲和力的感召。 [案例]沃尔多夫饭店——希尔顿心目中的图象。 二三十年代,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希尔顿连同他的饭店陷入了困境,债主不断向他催债。有一天,希尔顿偶尔看到沃尔多夫饭店的照片:6个厨房。200名厨师。500位服务生。2000间客房,还有附属私人医院与位于地下室旁的私人铁路。他将这张照片剪下来,并在上面写上"世界之最". 以后,希尔顿走到那里,就把照片带到那里。最先,照片放在皮夹里,当他再度有了书桌后,又被放在玻璃板下。18年后,即1949年10月,他买下了沃尔多夫饭店。 *激发自我的内在激情 海涅:我是剑,我是火焰。 [练习]拿破仑。希尔:自我激励的黄金步骤。 [1]在心中确定你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 [2]决定你将付出多少代价去换取你所需要的钱; [3]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 [4]拟定一个实现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付诸实施;把上述内容写下来; [5]每天大声朗诵计划的内容。 |
有一座山,高耸入云,飞鸟难越,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高。山前山后有两条路可供攀登,前山...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
从前有一个老农夫,临终时希望将一项重要秘密告诉三个儿子。于是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床...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不作为,或者麻木地知道。从求学阶段开...
成功的公分母 ALBERT 是一位知名的保险公司负责人,曾经以「成功的公分母」为题,作了...
经历促人进步。这是一个不断冲锋、碰壁、再重整旗鼓冲锋的过程,遇到过大企业的高管撕...
一直以来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一直在寻找的方法,看书,听课。拼命地学,虽然我现在还...
旧约圣经:「懒惰的人啊,你去观察蚂蚁的动作,便可得到智慧。」 很久以前的从前,有...
以下是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之前我应郑州一好友的邀请写的一篇有关读书或读书心得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