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快10年了,虽然没有发达,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倒是见过不少。从创业角度看,我发现至少有4种神话:速度神话、共苦神话、亲朋神话、方法神话。虽说是神话,却都是真的,可惜大部分破灭了,不信你让我一一道来。 我有一个客户,叫北京环星触摸电脑有限公司,是一种混合所制的企业,在我们为其提供服务期间,一年内占据业界70%的市场份额。开始那段时间,企业的增长率的达到1000%,不骗任何人。某日,联想系统集成公司的两位小姐来访,为了炫耀自己的服务水平,我们将这一增长神话说出来。你瞧她们怎么说:“这不奇怪,企业基数小,开始的增长速度当然很快。” 真是明白人埃你想想,我有一分钱,一个月之后兼了200元,增长率不就超过1000%吗?许多创业时期的速度神话都是真实的,但不能充分证明自己的实力。相反,行业内的市场份额比较可靠。因为你不是跟自己比,而是跟别人比。跟你比的可能不是一家企业,人家办企业可能不是一二年了,基数较大,所以你在业界的市场份额比较可靠。当然,在新市场兴中的新兴行业,市场份额的大小也不能充分反映企业实力。还是以北京环星触电脑有限公司为例,一年内占70%的份额听起来很了不起,而实际上触摸电脑是一个新兴行业,当年参与竞争的企业为数不多,外企主要提供触摸屏之类的专利部件,外资整机厂商好象还没有,取得70%的市场份额不能说非常了不起。 当然,你也不敢担保自己就比企业家聪明,万一你判断错了怎么办?如果你是企业主管,只能小声提醒老板,说大声了他就可能怀疑你的工作热情,奖金和升迁都有问题。如果你是企业顾问,就更左右为难了,你硬说老板的计划不行,生意就可能做不成了。一般情况下,当企业家自信地说出自己的销售额能达到10亿时,你一定要鼓掌,最好再发挥一下,说12亿也没问题,这样人家就会痛快地给你钱,因为他感觉你已经帮他多赚了2个亿。当企业顾问也不容易,说真话拿不到钱,顺着人家的意思去做,又可能做砸了。国外知名顾问公司也一样,比如麦肯锡给实达咨询时,给了两套方案,一套渐变一套急变,实达选择了急变方案,企图一顿吃个大胖子。麦肯锡说好,支持你,最后就失败了。 有一个楼盘的案例,开始6000元/平米,因为推广方法很好,企业就加价,卖7000元/平米,卖得不错;企业家很高兴,立即提价8000元/平米,还是卖得不错;企业家更高兴,再提价9000元/平米,并对销售主管说,今后每月提价1000元/平米,结果提到12000元/平米,楼盘便压在那里,卖不出去,又不敢降价。 有人肯定不同意,因为弄一个企业架子假装经营,而实际上却靠不法手段发达的人也有,这种人有胆量却不用吃苦。我认为这不是创办企业。我理解的创业就是白手起家办实业那种。现在的网络企业,算不上什么实业,他们依靠风险资金,每天烧别人的钱,也应排除在外。如果你创业时能借到充足的资金,我深信大部分都不会成功。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你养成了大手花钱的习惯,再想学会节俭就不容易了。没有一个企业家靠大把花钱创业的。那些手里没有钱,又想办企业的人,不吃苦能行吗?当然不行,所以说吃苦是创业者的第一心理品质。而且自己吃苦还不算,一定得能和大伙儿一齐吃苦。 二、人生目标不同,各奔前程 创业者的分裂,常常只是人生的目标不同而已。有的人对金钱感兴趣,对管理不感兴趣。有的对管理感兴趣,对投资不感兴趣。有的对金钱、管理和投资都有感兴趣。我听说过去从太阳神分裂出去的那些人,只对金钱感兴趣,对管理不感兴趣。他们将太阳神生物健秘方租给别人,每月坐收渔利。他们租给谁呢?租给著名的今日集团。当然现在不叫今日集团了,而是乐百氏集团。乐百氏是靠卖乐百氏奶起家的,后来的乐百奶有什么成份我不知道,但最初的乐百氏奶中确有太阳神生物剑今日集团为什么改为乐百氏集团?因为将企业名称与品牌名称统一起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推广费用。深圳的太太集团也是如此,这是CI战略问题,可以另文讨论。我现在感兴趣的是,乐百氏品牌过去也是今天集团向别人租来的——向广州一家公司租来的。我有理由这样设想:当初从太阳神分裂出去的人,注册了乐百氏品牌,开始将生物健秘方与乐百氏品牌一齐租给今天集团,最后将整个乐百氏品牌也卖给了今日集团。如果我的推理错了,我愿意在此提前检讨。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过去我只尊重管理者,现在观点发生了转变,觉得那些将品牌和产品租给别人经营的人,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人各有志,管理是一件艰苦无比并且永远没终结的工作,让有兴趣的人去管理,自己搞点投资,出租一些资源,也是各得其所。 三、企业结构发生突变,创业者素质跟不上过了创业期,企业由小变大,员工由少变多,制度从无到有,专业越分越细,整套运作方式与草创期完全不同。有的人创业者不适应这种变化,却占着关键的管理位置,你不让他下来,企业就无法有序管理;你让他下来,感情上又过不去。 这是两难选择。你若用“杯酒释军权”的方法,人家醒酒后肯定大骂你阴险。也有人希望别人出点错儿,影响大一点,但又不至于动摇企业根基,这样便可顺理成章将他清除出去了。但被处理的人多了,他们就可能结成一帮,共同来对付你。或借用原来的公关资源,私下为自己谋利益;或重新树一面大旗,办一家新企业,公开与你竞争。这样案例太多了,不再详述。 总之,不管创业者当初如何一起艰苦拼搏,“不能同富贵”已经成了普遍的结局。我深信其中必有客观规律。此类问题如何妥善处理,需要大家探索。我个人认为,早一些给创业者股分,逐渐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预后可能会好一点。有关的解决之道,我将在下期《企业“亲朋神话”的终结》作进一步探讨。 而实战中,我发现以家族方式白手起家的,结局最为平稳,其他方式会产生激烈的冲突,甚至导致分裂。爱多就是典型的一例。胡志标正是因为与自幼一起长大的陈天南共同创业,才将事业做大,可惜他们在董事会上闹分裂,陈天南公开在《羊城晚报》发表声明,要与胡志标划清界线的,拉开了爱多失败的序幕。如果胡志标一开始办的就是家族公司,相信不会有今天的结局,当然,胡志标也不可能迅速做大。 说到这里,有的专家可能想插话了,说人家欧美办企业,都把丑话说在前头,弄个什么法人治理结构,先小人后君子;我们这里情况正好相反,是先君子后小人。专家可能奉劝那些准备创办企业的中国人,都按这模式干。我想,这里讨论的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财产,有的只是情义和干劲,股份的结构根本无法算,算清了反而伤人,所以“亲朋神话”始终要发生,然后破灭。 所以没有放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营之道。 有次为中大在职MBA学员上课,讲授《中国企业成败案例分析》,我的主题是:“无序的中国新兴市场,无理的中国新兴企业。”台上台下,交流互动,气氛活跃,最后干脆让一位学员上台演讲,我作点评。他是一家公司的副总,有句话引得满堂喝彩,他说:“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成功之道,是先将事情搞乱,然后乱搞。” 中国本来没有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是有序的,所有东西都被虚拟地“计划”好了。你想创业,就必须想办法钻空子,将旧的秩序“搞乱”,才可能有所作为。民间流传的成功之道是:一胆二力三功夫。即第一是胆量,第二是力量,第三才是功夫(科学管理或专业技术)。这是创业时期的方法排序。 没有胆量,就不敢投机钻营。因为投机钻营无论从道德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是要冒风险的,弄不好就进监狱了。知识分子当年抱怨脑体倒挂,说不三不四的人发了财。现在看来也是很公平的。你不敢冒风险,你就没有机会。在改革开放初期,成功者不是靠训练有素的功夫,而是靠胆量。 有一种说法叫“艺高人胆大”,艺,其实就是功夫。在新兴市场的白手创业者,身上没有“武艺”,所有祖传的经营方法已经失传,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摸到水雷也不怕,无知者无畏。相反,像远大的张跃、张剑他们,掌握了一流的制冷技术,胆子反而较小,开始只敢办了研究所,为人家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了点经验后,才放胆自已办企业。事实上,过去中国大量掌握专利技术的知识分子,没有多少敢去办企业的。当然,网络经济时代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我看来,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心里素质,任何时候都成不了企业家。 胆量当然不是万能的,必须有力量支持才容易成功,否则有心无力。老子说:胜人者力。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为什么有的人比别人更强大?我觉得白手创业者胜过别人的,主要是具有高于一般人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能将各种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为我所用。或善于用人,或善于与政府打好关系,或善于组织生产和销售网络,将周边环境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借势造势,结党经营,普通人当然很难胜过他们。 功夫——理性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被排在创业成功要素中的第三位,对大部分知识分子来说,心里是不服的。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初期,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文化水平并不高。当然,现在你要说他们文化水平不高,肯定有人跟你急,许多民营企业家读过大量的书,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很文化,而是为了企业经营。你只能说他们学历不高,文化不低。以太阳神为例,当初生产甘菊型口服时,消毒问题总是解决不了,温度高达100摄氏度,甘草的药性差不多失去了,低于100摄氏度,细菌又杀不死,怎么办?企业当时请了许多专家,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还是总经理自己解决了难题:80摄氏度下延长浸泡时间。应当说,前期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并非一定要自己有技术,主要是利用别人的技术,比如过去的星期六工程师,就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太阳神的秘方还是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 渐渐地,大家就发现,原来总结的那套凭胆量“乱搞”的方法不灵了,这些方法一再使用,最终搞乱自己,甚至搞乱整个行业。比如保健品行业,开始太阳神还稍有分寸,诉求“三分治,七分养”,竞争者看你得了暴利,胆子就更大,什么方法都敢用,甚至田径教练马俊仁都成了保健品专家。马俊仁带队跑出世界冠军,人家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秘诀之一就是给运动员吃自己秘制的“保健品”,其中有跑得很慢的鳖鱼,于是引发“鳖精大战”。马俊仁将秘方卖了一家又一家,大家都争说是马俊仁的真正秘方,有授权文本为证。马俊仁见市场很旺,又将秘方卖给今日集团,包装成“生命核能”,产品还没卖,代理权就拍卖了好几千万。东北一家药厂见老马将秘方卖给外省企业,也抢要马氏秘方,马俊仁此时已经没什么好卖了,只好将“马家军”绰号卖掉,便出现了“马家军口服液”。随着马家军在田径场上的失利,马字号的保健品最后全军覆灭。
二、“创业神话”终结之后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内部组织会突然膨胀,十几个七八条枪变成上百个人上百条枪,加上一些大炮坦克之类的重型武器,有些上千人的公司可能还有海陆空三军的分工,乱搞不仅会搞乱自己,甚至会自相残杀,让敌人拍手称快,坐收渔利。怎么办?必须制定分工协作规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有序管理。而有序管理正是终结“创业神话”的根本原因。 “创业神话”终结之后,企业不是分裂、衰退、破产,就是重组、新生。我认为妥善处理创业者,理清产权结构,聘请职业经理,是“创业神话”终结之后的解决之道。 这篇有关于创业神话之终结启示录的文章,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或分享给您的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mylife.com/chuangyebikan/80307.html |
目前,可供家庭理财的工具比较多。然而,每一种投资工具和避险工具都既有它的长处,亦...
昨天晚上看了一会电视,很受到启发。故事说的是有一个老人,他是一个盗墓贼,并且是当...
经过自己的体验,也接触过不少打算创业和正在创业的朋友,发现创业的人身上总有或多或...
逍遥津对于那些失业的人来说,能谋到一份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
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的,最...
第一步占地利,选个好位置 店址对于店铺生意的好坏起着主要作用。俗话说,店址差一寸...
问:我是一个上班族,看到周围的朋友都在自主创业,我也想自己创业,但一来我没有多少...
有的投资者想开个店,却面临着租店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有的投资者看中了一个地段,却...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一直是生意人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正因为此,餐饮行业的竞争也愈...
富翁的思考方式可归类为17种 百万富翁的思维秘密 富翁的思考方式可归类为17种 第一,...